第684章 贫富差距(1/2)
第684章 贫富差距
陈宫曾经做过测算,大齐征召一名士卒前往贵霜作战的成本,大概是七王的三倍左右。
就这样,还得解决好轮值问题,毕竟没有多少士卒会愿意长期驻扎在那么远的地方,哪怕薪俸再高也会不愿。
而迁移百姓,成本比之更是高出了不知多少。
田泽也看出了陈宫和张昭的无奈。
他们陆陆续续给七王输送的青壮已经不下六百万之数了。
这是个什么概念?
近十五分之一的人口、五分之一的青壮!
这些人基本都是最穷的那些,把大齐的人均财富值都拉高了不少。
可以说,人口的迁移为大齐解决贫户、拉近贫富差距贡献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现在,想要出去闯、穷的坐不住的那些青壮都已经被割的差不多了。
这种东西虽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有的,但越挤只会越难。
如今的一百五十万,难度比之曾经的四百万还要高上数倍。
陈宫和张昭这两位大臣都是沉默不语,实在是想不出办法来。
可是不换,又不可能。
之前换出去的那六百多万人口可大部分都进了南方三王的肚子里,北方四王只是喝了口汤。
现在要换人口的大头是北方四王,如果回绝,于北方四王不公,对于七王的整体实力分布而言,也是极不合理。
贾诩明显意识到了这一点,幽幽的说道:“根据诩的情报,在拿下贵霜前,七王的人口和汉人人口数量,相差的有点大。”
“人口最多的是刘范,约足足七百余万之众,其中汉人近三百万。”
“其次是孙策,人口约有五百万,汉人两百五十万左右。”
“刘备和吕布各有人口四百万左右,汉人两百万左右。”
“袁绍、曹操、公孙瓒各有人口约三百万,汉人一百五十万左右。”
说到这里,即便是贾诩也不禁有些无奈。
身毒这块肥肉实在是太肥了,把南方三王吃的真是满嘴流油。
虽然他们有心压制北方四王,但也不是这么个压制法,纸面上的人口数据差的着实太大了。
袁绍和曹操绑在一起,还不及刘范一个诸侯富裕,贾诩都替他们憋屈。
当初中原之战,他们是打的最惨的,输的也是最早的那批,结果最后混的既不如前面的刘范和吕布,又不如后来的刘备和孙策。
“若是此次兑换人口成功,北方四王较之南方三王就能各自多得三十万左右的汉人青壮,彼此之间的差距也能拉近一些。”
异族人口在贾诩眼中都是虚的,全部都是些负责生育和保障家庭的异族女子。
实际的人口就看七王麾下有多少汉人,以及有多少青壮汉人。
在这方面南方三王的优势还要大些,毕竟他们后面兑换的人口可都是青壮,汉人中青壮的比例比北方四王要高不少。
田泽听着众人的话,指尖敲击着案几,发出规律的声响,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这些人口必须兑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