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万家岭战役(四)(2/2)
“待命中。”仇战说道。向仇战附带传递消息就是让仇战掌握全局动态以便他能及时提供有价值的情报,能及时分析清楚情报重要性的主次关系。同样,西线也把尖山和马鞍山的鬼子两个进攻点向后压缩了一百多米。象两把尖刀直逼‘王八’的腹部。
其一、依靠自己的力量突破重围,还有可能完成战略目的。其二从九江调集援兵接应被围的第106师团,这已经是迫不得已的办法了。
他们所携带的弹药再充足,也不能总象这样地持续作战下去。难道真的要等到子弹全部打光了,士兵饿得站不起来了再谈去突围?趁现在还能折腾必须要杀出重围。
第27师团携带的物资充足,而且他们在白水、南义等地还可以找到粮食和吃的,水源也是干净的。其并非中国军队的主要攻击目标,目前已经可以突破国民军的重围。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战事虽然非常激烈,但仇战与路小璐并没有参战。在此时观察敌情远比作战更重要。他就是司令部安排在这里的眼睛。虽然他们可以通过从各作战部队反馈过来的情报掌握整个战场的情况,但远没有仇战更直观。
张古山后已经是国民军最后的一道防线,只要这道防线被突破就是武永公路了,这鬼子的第106师团就可以完全脱困。
不过从进攻部队抽调兵力已经无法了,能抽调的只有第101师团的进攻部队。还有就是从淞沪和南京地区抽调兵力。两手打算都要准备,如果第106师团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突破重围,那么增援部队就可以参与反包围作战。
第106师团弹药告罄,粮食告罄,药品告罄,兵员折损不说,基层指挥官居然出现奇缺的现象。一个小队的指挥官要指挥一个中队作战,这作战效果能保证得了吗?从3日开始就已经依靠空投来维持补给了。
再延误下去,只怕第106师团的命运就可以想象得到了。两路援军是靠不住了,只能做出策应性的进攻,只剩下两条路可走。
“仇老,张古山阵地据说死了几千鬼子?”李家豪突然问道。
鬼子的106师团这一次集中进攻中国的张古山阵地,这也是他们的无奈之举,他们已经没有条件支撑数个战场。有限的资源必须要集中利用,这也正说明了鬼子已经完全是强弓之末。
然而冈村宁次怎么也想不到,本应在西线的第66军在此时突然加入战场。薛岳听从仇战的建议,把第66军楔入到第4军和第74军中间,作为攻击106师团结合部的主力。
从他的话语中带有一点幸灾乐祸的味道,但实际上只求得自己心里上的安慰。只有承认对手的强大,才能面对失败的阴影,从能激发他的斗志。(仇老把粟原坂五郎的日记完美地结合到他的故事之中了。)
也许薛岳将军和吴逸志参谋长已经察觉到仇战这支队伍的一个重要的用途。在战场上安置一双观察整个战局的‘眼睛’。虽然这也是侦察兵的一个职能,但仇战所起到的作战远远超过侦察兵的作用。他是一个带着头脑的‘眼睛’。
两翼被中国军队夺了下来,但张古山却象楔入中国阵地中的一枚钉子。因为其地形不利于中国军队进攻不得不与鬼子在张古山阵地上消耗起来。
“为什么你怀疑鬼子的司令部在南田街附近?”路小璐发完电报好奇地问道。
仇战把战斗效果向司令部汇报,薛将军和参谋长对这个效果非常满意。依靠正面防御的部队进行穿插作战明显兵力不足,他们只有调动预备部队上去攻击。
希望借助这最后的一点力量来穿破中国军队的防线。此时松浦淳六郎那还顾得及什么反包围作战,只希望能顺利地刺破中国的包围圈攻占武永公路然后全部进入平原地区,从而得到从鄱阳湖送过来的补充物资。
“每一次进攻失利他们就会撤退,通常计算失利也就是损失二三十人。正常情况损失一个中队的兵力至少要经过一到两天的战斗。当然,他们在想逃命疯狂时伤亡数量会出现成倍地增加。但也不至于一个联队一个联队地往火坑里跳。
我知道你这么问的原因,这也是为了宣传张灵甫将军的需要。什么事情一旦要进行加工宣传就会有很多不实的成份存在。”这是中国特色文化,喜欢使用夸张手法。
“仇老,那么张将军进攻张古山阵地受伤的事情是真的吗?而且还带伤坚守阵地?”赵政国问道。
“张将军当时是51师153旅刚提拔上来的少将旅长。也是在马回岭地区阻击丸山支队后因战功累积而升职的。”仇老想了想说道:“他作战非常悍勇,动辄亲自带队住前冲。又有第74军老班底,其战斗之勇敢国民军中难出其右。
张古山之战中,其表现尤为突出。在几次攻打不下的情况下,他抱必死之决心带着敢死队在山上与鬼子交战一天一夜才退下来……”
本部小说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