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无奈的天柱大将军(1/2)
第499章 无奈的天柱大将军
段韶带头进入大帐内。
窦泰正拿着笔手书要呈报给高羽的公文。
娄家的几个女婿,若不是高欢靠着天下大乱趁势而起,咸鱼翻身的话。
高欢确实是最差的那个。
娄昭君大姐嫁给段荣,二姐嫁给窦泰,段荣和窦泰祖上都显赫,窦泰祖上乃是夏州统万镇的镇将,不过其一家都被破六韩拔陵给嚯嚯了。
当时六镇大乱,破六韩拔陵势头最盛的时候,为了避开北魏朝廷征调的蠕蠕大军,进而南下
广/阳王元深听从于谨的建议,策反乜列河部,进而大破破六韩拔陵,其余部南下跑到了夏州,窦泰之父便是在与叛军交战时战死,后面窦泰才去投靠的尔朱荣,进而跟高欢汇合。
祖上是镇将出身,窦泰自小便弓马娴熟,且熟读兵书,有勇有谋。
对于高欢曾经的麾下,高羽并没有刻意打压。
窦泰可以说是外戚,侯景可以说是发小,但孙腾、司马子如这些,跟高羽的关系可没有那么亲密,眼下却也是一个个身居高位。
“拜见将军。”
段韶拱手行礼道。
窦泰放下笔,抬头看了一眼段韶,眼中闪过欣赏之色,段韶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沉稳,再看向一旁的斛律光便有些头疼,不过他也认可斛律光的勇武,尤其是年纪轻轻便有一手出神入化的箭术。
“明月,出营前,我三令五申不得贪功追击,你下次若敢再犯,我定然军法处置,绝不轻饶!”
斛律光敢跟高洋等人嬉皮笑脸,可面对跟他爹一个辈分的窦泰可不敢嘻嘻哈哈,一脸严肃的行礼道,“小子知道了,日后定然严遵将军号令。”
窦泰虽表情严肃,但对这位子侄辈还真办法严厉起来。
他必须得承认高羽的眼光不错,送到前线来的几位年轻子侄辈都相当有天赋。
眼下在建州境内跟尔朱荣对抗的烈度不算高。
既能让子侄辈中有天赋的人得到宝贵的实战领兵经验,又不需要面临太大的风险,双方都是小规模骑士来回试探的情况下,只要不倒霉的冲进包围圈内,铁了心的想跑对方也拦不住,无非就是仓皇逃窜会让自己显得有些狼狈。
这些心高气傲的年轻人们未必拉得下这个脸。
因此……
给他们配置的亲卫,都是从最为精锐的玄甲军中挑选,每人配十名亲卫,这些亲卫高羽都亲自下令,但凡斛律光等人上头,就直接把他们打晕强行带回。
这是高羽给子侄辈们上的一道保险。
就是防止年轻人死要面子。
他又看向段韶,段韶心领神会开口道,“将军,此番我带兵前探至汲县附近,并未遭遇大规模的敌军阻拦,明月更是冒进到共县周遭,我推测……”
“敌军布置在汲县内的守军数量应当不多,其大军甚至可能已经后撤。”
窦泰点点头。
眼下他们大军驻扎在朝歌,与汲县之间相距不超过两百里,共县更是在汲县以西,这么深入都没有遇到敌方大军前来围追堵截,确实有可能敌军已经整体后撤。
这一块因为抵触太行山南面,有着大片的山地,并不适合耕种,真正的精华是在河内郡那一块。
窦泰带着些许期待的眼神追问道,“你觉得敌军为何会如此安排?”
段韶略作思索后开口道,“应当是想要拉长我军补给,加重我军后勤粮草的负担。”
高羽并非完全将黄河这条水运路线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水运运粮,极大的好处就是成本极低,毕竟船只能运送更多的粮草,且船只又不用吃粮,但就是因为船上囤积大量粮草,吃水很深,又是逆流而上,需要纤夫在岸边拉纤。
速度就不可能太慢,这一段黄河流域的河道并不宽,尔朱荣大军完全可以在南岸想方设法的往运粮船上射引燃物,又或者是干脆从上游,提前放浇油的船只顺流而下,在半路将其引燃即可。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水运只能在已经掌控的安全区域使用,然后走淇水一路运至朝歌,再走陆地运送。
这也是高羽下令先将朝歌拿下的原因,拿下朝歌就控制了淇水。
可粮草运输这玩意,只要上了陆地,成本就是成倍的增加。
拖车的牲口要吃,押送的运粮兵也要吃,运送的数量还会下降。
自古以来,一个合格的领军主帅,永远都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后勤补给路线,针对敌方的后勤补给线动手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高欢为何一辈子被堵死在玉璧前?
因为玉璧就卡在他的后勤补给线上,不拿下玉璧,贸然领兵西进,玉璧的守军随时都可以出来截断他的粮道。
哪怕是再勇武,士气再高涨的军队,一旦粮道被断,立马就会变成一群乌合之众。
秦赵之战的时候,赵军士卒还不够骁勇?
被断粮之后,也只得丢掉兵刃,甲胄,放弃抵抗。
“不错。”
窦泰很是满意,“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将者一定要重视后勤补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