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 第172章 西行宏愿,佛道无分

第172章 西行宏愿,佛道无分(1/2)

目录
好书推荐: 从金蟾吐钱开始成仙做祖 我以科举证长生 冠军请留步 移动城市种田指南 文娱:1990 寒霜千年 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 火影:愚弄忍界的我被奉为救世主 我以灵宝铸长生 仙道尽头

第172章 西行宏愿,佛道无分

话音未落,屋里已是帘拢一动,带起几缕若有似无的药草青气。

姜锦一身寻常布裙,才掀开帘子,便被自家兄长堵了个正着。

姜钦不容她开口,一转身抄起墙角那只半旧的樟木药箱,顺手便扯住她腕子,拖着就往外走,嘴里只催:

“快些,人还在庄子里候着呢。”

廊下的姜义看在眼里,却也不拦,只是那双见过半辈子风霜的老眼里,泛出几分明亮的兴味。

和尚么……又是和尚。

他心头暗暗咂摸,恍惚间,仿佛又见了三十年前的光景。

那时自家闺女姜曦,不也同眼前这扎着冲天辫的小丫头一般大?

一晃半生,俱都过去了。

姜义心里头感慨,脸上却挂起笑来。

弯腰抱起正蹲在地上追着蚂蚁跑的姜涵,在她鼻尖轻轻刮了一下:

“走罢,涵儿,咱们也去凑个热闹。今儿个,就饶你不练功了。”

说话间脚底似有清风,跟着那对急急忙忙的兄妹,慢悠悠往刘家庄子踱去。

上回那和尚来时,姜家与刘家尚隔着层山水,不曾这般熟络。

远远在山脚下见过一面,也就罢了。

如今亲事已定,两家往来,倒像走自家院子般随意,再无多少拘束。

进了刘家庄子的门,堂屋里早聚了些人。

刘庄主正与儿子低声说着话,见姜义抱着娃儿进来,忙笑着起身:

“亲家来了,请坐,请坐。”

姜义颔首,目光却先落向了靠窗的那张竹榻。

榻上躺着个年轻僧人,不过二十许。

眉目清秀,只是脸色惨白,一双眼圆睁着,直愣愣盯着屋顶的横梁,好似三魂七魄被抽走了大半。

一件半旧灰布僧袍,带些尘土,原本却看得出是收拾得整齐的。

姜锦不待招呼,已放下药箱,取一方素帕覆在他腕上,两根纤指轻轻探了上去。

凝神片刻,原本微蹙的眉梢略一松。

随即收手,声线清淡:

“无妨,只是受了惊,心悸成疾罢了。我开几服安神汤药,睡两日便好。”

话落,屋里众人悬着的心思,俱都往下落了些。

姜义这才将怀里的小涵放下,由着她好奇巴巴地去瞧那哑着不动的和尚。

他自己却踱到女儿身旁,眼风一扫榻上之人,低声问:

“这是从哪儿捡来的?”

姜曦正替他斟茶,闻言将盏递过去,轻笑着回话:

“巡山时遇见的。”

她略一顿,又添了句,语气平淡得像在说一件寻常事:

“几只不开眼的小妖正要锁拿,瞧着可怜,便顺手捞了回来。”

姜锦那碗安神汤,淡得如清水,药性却走得极快。

一服下去,不过半盏茶工夫,那僧人直勾勾的眼神便渐渐转活,透出几分神采。

只是身子骨仍虚,手脚微抖,想是那股子惊魂未定。

刘夫人心细,早叫下人备了斋食。

片刻后,一碗热粥,两碟青盐小菜,便端上堂来。

两个家仆一左一右,小心扶他起身,一勺勺地喂进嘴里。

几口下肚,暖意顺着喉咙淌进脏腑,那僧人脸上总算浮起些血色。

试着挪动手脚,虽还笨滞,却也能勉强立定。

随即,他朝屋中众人合十一礼,声音虚弱,却字字清楚:

“多谢诸位施主援手,贫僧……感激不尽。”

姜义见他缓过气,方才起身,似漫不经心般问了句:

“高僧客气。不知自何方来,又欲往何处去?”

那僧人定了定神,道:“贫僧自东土洛阳而来,欲往西天拜佛求经。”

此言一出,姜义神色微不可察地一顿。

他下意识与刘庄主对视一眼,彼此眸中,俱有一丝难言的意味。

只是面上皆淡淡,姜义目光转回僧人那张尚带稚气的面孔,语气温缓,仿佛随口闲聊:

“东土庙宇不在少数,经卷浩繁,何必舍近求远,偏去那西天万里之外讨一部经回来?”

说到此处,那僧人原本涣散的眼神,骤然亮了几分,仿佛心头燃起一盏灯火。

他微微挺直腰杆,声音里透出与年纪不符的沉重:

“施主有所不知。世人沉沦苦海,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桩桩件件,皆是煎熬。”

“贫僧自幼在寺中,早已发愿,欲寻得大法,超度苦难。只是……”

他语锋一转,眉宇间闪过一丝苦涩:

“寺中经文虽多,却多是残篇断简。译文抵牾,自相矛盾,读来令人头昏眼,莫说渡人,便是自渡,也难寻一条明路。”

“哦?”

姜义眉梢一挑,嘴角泛起似笑非笑的弧度,带着几分文人式的考究:

“那你又如何断定,那西天经卷,就真是济世良方,不是另一本让人头疼的糊涂账?”

这话问得刁钻,那僧人却无半点迟疑。

他迎上姜义探究的目光,神情澄澈,语气如山石般坚定:

“贫僧自幼懂事起,寺中长辈、座上高僧,皆如是说。”

那双眸子清亮如洗,没有一丝犹疑,唯有近乎执拗的笃定。

仿佛这句话本身,便是他一路西行的全部道理,再无旁证。

见他心头那份执念,根已扎在泥土里,非几句言语所能撼动。

姜义心下有数,便也不再追问,只捋须一笑,道:

“法师为苍生立此宏愿,实是大德。”

僧人听了,神色反而愈加惭愧,连忙合十躬身:

“施主谬赞。诸位援手之恩,才是大恩大德。贫僧身无长物,无以为报,心中实是难安。”

正说着,刘子安忽似想起什么,插话道:

“爹,再过几日,便是阿爷的忌辰了。”

这话头转得突兀,却恰到好处。

僧人眼神一亮,立刻接口:

“若施主不嫌贫僧经卷残缺,愿诵经超度,聊尽寸心。”

刘庄主闻言,面上带笑,摆手道:“法师有心,那便劳烦了。”

说话间,姜锦又端了碗温水进来,顺手替僧人把了把脉,点头道:

“脉象平稳许多,再歇几日便好。”

僧人忙又合十,口中连声道谢。

姜锦本要谦和几句,却被姜义轻轻拽住袖子。

姜义面上笑意不改,转头望向僧人,忽然话锋一转:

“不知法师,可曾听过‘灵素道长’的名号?”

此言一出,僧人神色一肃,满面尊崇,躬身道:

“岂能不知!灵素真人以身饲道,化解瘟疫,救黎民于水火,贫僧久怀钦佩。”

姜义含笑点头,抬手指了指身旁的姜锦,语气平平,却分量极重:

“这位,便是灵素道长之女。她这一身医术,亦是随其母所学,立的也是救死扶伤的志向。”

僧人一怔,旋即那份尊崇化作近乎敬畏,目光再落在姜锦身上,已不同先前,连声作揖,只道“失敬”。

待礼数完毕,姜义这才慢悠悠开口,把话头引去正题:

“村中建有一座生祠,供奉灵素道长。祠旁所居,多是当年疫中流离的苦命人。虽在此安顿,却多已失了亲眷。”

他目光转向僧人,神色带几分恳切:

“老夫想着,待此间法事毕,可否请法师移步灵素祠,再开一场法会?一来超度亡魂,二来也好安慰生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神鵰:我学了斗转星移 家师菩提,你说我在志异世界? 苟在修仙家族肉身成圣 今天也在努力做魔头 死遁三年,恶毒师尊被全宗团宠了 洪荒:打卡万年,截教第一仙 穿越封神从拜赵公明开始逆天改命 洪荒:从巫族小兵开始,捡词条成为盘古 修仙,从契约血参开始 长生修仙:从薅妖兽天赋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