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奔腾年代(1/2)
第358章 奔腾年代
5月16號上午,来时並未同行的龙五、刘德樺、巩丽、洗岂然,一起离开津门返回了京城。
特意去宾馆送行的张延,总觉得巩丽有点怪怪的,以前看人都是直视,现在总是用眼角余光打量自己。
不过人都已经走了,这点异常也没有必要深究。
而且他也顾不上多想,因为这几个人前脚刚走,刘振云就带著两个新锐作家找上门来,想跟张延再合计一下青春偶像剧的剧本。
这俩人一个叫王树平、一个叫石慷,巧的是俩人都不是文科生,王树平学的是计算机、石慷学的机电。
王树平是62年生人,到30岁才心血来潮想要写作,了两年时间出版了一部短篇小说,叫《晚报新闻》,內容颇有些黑色幽默。
【ps:主要编剧作品有:《有话好好说》、《太阳照常升起》、《鬼子来了》、《让子弹飞》等。】
石慷是68年生人,从去年才开始写作,还没正式出过书,不过已经在报纸杂誌上发了不少豆腐块。
他同样是幽默风趣的文风,不过要比王树平更贴近年轻人的生活。
【ps:主要作品有《大腕》、《奋斗》等。】
一见面,石慷就迫不及待的追问:“张老师,您想要的青春偶像剧,是类似《东京爱情故事》那样的故事吗?”
91年横空出世的《东京爱情故事》,无疑是这年头青春偶像剧的標杆。
“可以借鑑一下。”
张延道:“但咱们的70后年轻人,可没有小日本那股子不清不楚的黏糊劲儿,真要拍成那样就成四不像了。
我希望剧本更为朴实扎实贴近现实,所以我让老刘来主笔这个剧本;但我又不希望这部剧展现出来的,是年轻人生活中阴暗爬行的状態,所以我让他找来了你们。”
石慷和王树平对视了一眼,然后好奇的询问:“您说的阴暗爬行是什么意思?”
“呢~”
张延没预料到他们听完之后,最感兴趣的是这个。
想想刚才石慷用了《东爱》举例,他拿手比了个造型,简单描述道:“既然你看日剧,那日本拍的恐怖片你应该也看过吧?就是那种恶鬼在地上爬行的感觉,看著就很阴暗很颓丧。”
最典型的应该是贞子,不过贞子是1995年才问世的。
“噢~”
石慷点点头,王树平又接茬问:“那您是不要爬行,还是不要阴暗,或者两个都不要?””
“爬一段跑一段吧。”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张延想了想,道:“得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得有乐极生悲的反转,但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我都希望观眾能笑出来,如果能在笑过之后回味出点儿什么来,那这剧本就算是成了。”
听到这些要求,石慷下意识搓了搓手,明显感觉有些为难的样子。
王树平却是两眼放光,追问道:“那我们两个能拿到署名权吗?”
“当然可以。”
“那稿费——”
“这个由老刘说了算,只要不超过他自己的稿费,怎么开都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