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只要找,总是能够找到毛病的(1/2)
第311章 只要找,总是能够找到毛病的
面对乾熙帝的问题,此时的沈叶心里有点两难。
说不知道吧,那就是敏感度不够,显得自己太迟钝;说知道吧,又等于说明自己不安于现状。
脑子里飞快地转了几圈,沈叶躬身朝着乾熙帝回应道:“父皇,儿臣之前在理藩院观政的时候,偶尔听人提起过。”
沈叶这话,既承认了他听说过,又点明了自己是观政时听来的,省得让乾熙帝胡乱怀疑!
乾熙帝像是根本就没有在意沈叶的解释,他淡淡地追问道:“那你觉得,这件事儿是真的还是假的?”
沈叶心知肚明,这事儿当然是真的。但是,他这会儿不能直说。
故作沉吟之后,沈叶这才道:“所谓无风不起浪,儿臣觉得,要想确定这件事情的真假,还需详查。”
这话说得,简直是滴水不漏,进退自如,怎么理解都行。
他这种含糊的态度,让乾熙帝瞪了他一眼:“这种事,还能大张旗鼓地查吗?”
一旁站着的大皇子、三皇子和四皇子也都默默地动着脑子。
《百官行述》这事儿,他们也都听说了,甚至还为之心动。
虽然不知道《百官行述》到底记载了多少人,也不知道记的都是什么具体内容,但是至少,掌握了数百位官员的隐私之事,就等于握着一把利剑,掌控了一支非常强大的力量。
有这么一股力量在手,争夺太子之位,就不是梦。
他们都派人打听过任伯安,不过打听的结果却让人很不舒服,因为这位任伯安,竟然和八皇子来往密切。
是敌人就没错了啊!
在确定了任伯安的身份之后,他们就不约而同地在暗中推波助澜,开始在这件事儿上兴风作浪。
管他到底是谁在推动,他们都得帮帮场子,把这浑水搅得更乱,毕竟这个任伯安威胁实在是太大了。
《百官行述》这种东西,简直就是一个大杀器。
乾熙帝会过问,他们一点儿也不意外。
作为帝皇,如果乾熙帝连这都不敏感,那这龙椅也就坐不稳了!
在乾熙帝问太子的时候,他们一个个装傻充愣,目光却紧紧地盯着沈叶。
沈叶从乾熙帝的话语中,听到了一丝阴冷。
他明白乾熙帝的顾虑。
这种事情,调查起来会非常的麻烦,还容易节外生枝。
对于这等的事情该如何处理,他心里也很清楚。
不过,这件事情既然他自己就是幕后推手,那就得撇清关系,不能让人怀疑到他头上。
所以在乾熙帝问他的时候,沈叶故作迟疑道:“父皇,儿臣觉得,这个任伯安也许是被冤枉的。”
“所以儿臣以为,还是明察为好。”
乾熙帝瞥了沈叶一眼,没有多说,心里却觉得太子这反应不够敏锐,处理得也不够妥当。
太子也有不如人的地方。
奇怪的是,他并没有生气,反而隐隐觉得,这样也好。
在迟疑了一下之后,他的目光又落在了大皇子的身上。
大皇子虽然已经降为了公爵,但是他毕竟是皇长子,所以依旧受乾熙帝看重。
不过很多人都觉得,他和皇位已经算是绝缘了。
毕竟一个在乾熙帝万寿节上,弄出这种假祥瑞事情的皇子,就算没有被治罪,也要担上一个昏庸的名头。
“允是,你怎么看?”乾熙帝沉声的问道。
大皇子看着乾熙帝有些阴冷的目光,稍微迟疑,就沉声的道:“父皇,儿臣以为,宁杀错,不放过。”
“不管这件事儿到底是不是真的,至少,任伯安这个人都不留了。”
乾熙帝点头道:“那你以为,以什么名义杀任伯安呢?”
“儿臣以为,就凭他编制《百官行述》,居心叵测!”大皇子沉声的道:“谁替他求情,那就是谁在《百官行述》上,榜上有名。”
乾熙帝看着杀气腾腾的大皇子,没有表态,又把目光落在了三皇子的身上。
“允止,你说呢?”
“儿臣觉得大哥说的有道理,这个任伯安是不能留了。”
三皇子沉声的道:“不过要杀任伯安,用《百官行述》的理由不合适,毕竟现在,谁也不知道是不是有这个东西,目前还没有真凭实据。”
“而且一旦找到这个东西,说不定还会引起其他不必要的麻烦。”
“儿臣觉得,可以用其他的罪名捉拿任伯安,逼着他交出来《百官行述》,然后再处理了他。”
乾熙帝点头道:“你这个办法也算不错,不过以后如果有居心叵测之人,也用这招陷害旁人,又该如何?”
三皇子的沉吟了刹那道:“对于这种情况,儿臣觉得可以让五城兵马司和步兵统领衙门严加巡查。”
“以后,一旦发现散布谣言者,一律严办!”
乾熙帝对于三皇子的话不置可否,最后把目光看向了四皇子允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