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招安沙匪(1/2)
第386章 招安沙匪
“既然他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没必要客气了!”
纲手脾气火爆,一拍桌子,“直接加大压力,告诉他,条约条件不会再改,爱签不签!不签我们就一直占著大名府和砂隱村,我看谁耗得起!”
转寢小春虽然倾向於政治解决,但也被大名的无理拖延弄得火冒三丈,同意了纲手的意见:“没错!佐助,你怎么看?”
海野佐助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再拖延下去,猿飞日斩和火之国大名府的代表就要到了,相比於已经转变了不少的转寢小春,这些代表不仅不会成为助力,大概率是来拖后腿的。
更关键的是,没了大名府的压制,风之国豪强並起,一个个绿洲开始脱离大名府控制,成为一个个诸侯小国,事態再这么发展下去,风之国的权力架构就要名存实亡了。
风之国烂而不倒,才更符合木叶的根本利益。
控制糜烂的大名府,控制大大小小独立王国一样的绿洲,可是要容易多了。
大清和军阀割据的民国哪个更容易控制,战斗力更强,海野佐助可门清的很,自然知道怎么做才能將利益最大化。
於是,海野佐助点了点头,平静地说道:“既然大名阁下尚未认清现实,那我们不妨帮他认清一下。
我建议,以木叶西线军团最高指挥部的名义,向风之寺和所有风之国大小绿洲发出最后通牒。
內容包括:第一,正式通报风之国大名已接受木叶『保护』,新条约乃大势所趋。
第二,限令所有势力在七日內向大名府表示臣服並接受新条约框架,逾期未表態者,视为叛国,木叶將保留一切採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力。
第三,特別警告某些趁乱劫掠,破坏秩序的武装团伙,立即停止一切非法活动,否则將面临木叶忍军的清剿。”
这番话听起来冠冕堂皇,既展示了木叶的强大自信和主导权,又將“不合作”的帽子扣给了风之国內部的其他势力,同时隱隱威胁了正在“蓬勃发展”的自由沙匪,实际上是提醒自由沙匪巩固地盘。
更重要的是,这纸最后通牒一旦发出,就等於將压力全部转移到了风之国大名身上,如果他再拒不签字,导致木叶真的“採取进一步措施”,或者导致风之国內部因为他的不合作而爆发更大衝突,那么所有的责任和后果,都將由他这位“大名”来承担。
这无疑是將他架在火上烤。
转寢小春和纲手眼睛一亮,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就这么办!”转寢小春立刻拍板,“我这就去起草通牒,看他还能硬气到几时!”
果然,当这份措辞强硬、隱含杀机的最后通牒被摆到风之国大名替身面前,並被告知即將发往全国时,替身的脸色终於彻底变了。
在海野佐助的暗中示意下,他知道,戏已经做足,再拖下去就过犹不及了。
於是,在又象徵性地“据理力爭”了几个无关痛痒的条款细节后,风之国大名替身终於长嘆一声,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颤抖著手,在那份丧权辱国的停战条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並盖上了那方翡翠大名印璽。
停战和平条约,正式缔结。
西线战事,以木叶空前辉煌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消息传回木叶,举村欢腾。
猿飞日斩的声望,隨之提升了不少,而海野佐助的名字,也再次响彻整个忍界,“木叶半神”的称號,愈发深入人心,声望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不过,停战协议的墨跡还未乾,风之国这片刚刚经受战火蹂躪的土地,並未迎来预期的平静,反而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混乱。
木叶虽然军事上取得了空前胜利,但如何消化这颗烂果,却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
转寢小春站在大名府的瞭望塔上,望著远方烽烟隱约的景象,眉头紧锁,最新的情报如同雪片般传来,却无一不是坏消息,比如某某绿洲宣布自治,拒不向大名府缴纳赋税;某某矿场遭到“起义军”袭击,木叶留守人员出现伤亡;甚至有些大绿洲的酋长公然宣称自己拥有“风神血脉”,意图角逐大名之位等等。
“烂了,彻底烂了!”转寢小春喃喃自语,语气中充满了疲惫和焦虑,“再这样下去,我们到手的就不是一个附属国,而是一片废墟和泥潭,別说抽调兵力去瀧之国战线,就我们这四千忍军,恐怕都要被牢牢拖死在这里!”
纲手在一旁,同样面色凝重,她虽然不擅长政治博弈,但也清楚问题的严重性:“老太婆,你说,我们要不要释放一部分普通砂忍?让他们协助大名府维持秩序,毕竟他们更熟悉这里的情况,也有一定的威慑力。”
这个提议刚说出口,转寢小春就立刻摇头否决:“不行,绝对不行,风险太大了,我们怎么甄別哪些砂忍是真心归顺?哪些是包藏祸心?万一刚放出去,他们立刻调转枪口,加入那些割据势力,甚至反过来攻打我们,那岂不是火上浇油?我们现在缺的就是时间和可靠的兵力,冒不起这个险!”
纲手烦躁地抓了抓头髮:“那你说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看著风之国军阀割据,乱作一团,祸害那些平民,到时我们怕是什么都捞不到,还得不断往里填人填资源?”
转寢小春嘆了口气,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一直沉默站在旁边的海野佐助,这个年轻人一次又一次地创造了奇蹟,或许他这次又有办法?
“佐助。”转寢小春带著一丝期待问道,“你对目前的局势怎么看?风之国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混乱不堪,我们该如何破局?”
海野佐助闻言,缓缓转过身,脸上依旧是从容不迫的平静。
他早已料到风之国会陷入这种糜烂的局面,甚至某种程度上,这正是他暗中推动的结果,一个烂而不倒、內部相互制衡的风之国,才最符合他的长远利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