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234章 寒门入仕法令

第234章 寒门入仕法令(2/2)

目录
好书推荐: 漫威:冒牌发明家 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 我才是徒弟们的随身老爷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吞噬星空:武神之心 人在斗破,系统却在大主宰 斗罗金铲铲:每年一个海克斯! 妖天子 踢球的时候要称GOAT 兵家第一圣

“如果放开这部分人的考试资格呢?”李显穆肃然问道:“胥吏不学圣人之道,所以心思败坏。

且其中许多都是当地豪强出身,朝廷很担心这些人既掌握了县之下,又在朝廷上有权力,最后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

如果我们从寒门中选人担任胥吏,他们身家清白,然后我们允许他们五年到十年內继续参加科举,会不会有一个很大的改变。”

“嘶。”

郑欢倒吸一口冷气,“虽然你说的很好,但我觉得很难,不允许胥吏科举,是大明朝的祖制,即便仅仅是通过寒门法令上去的胥吏,陛下也大概率不会允许通过的。”

“当今陛下不同,先帝的种种政策,可以说是应改尽改。”

朱棣登基法理变了之后,执政理念自然就发生了变化。

“这件事是真正的事关重大,我们还是和陛下沟通一下,关於法令的事,前面两条大致可以定下,陛下不会反对,不然我们这就进宫?”

“可以,我们二人联袂入宫。”

……

户部尚书李显穆和礼部尚书郑欢联袂入宫,顿时大多数人都知道,这必然是寒门法令有所推动,甚至已经定好,如今是入宫向皇帝復命。

可等到二人直到中午都未曾出宫,许多人都知道,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了,等到二人一直在皇宫待到傍晚时分,才笑容满面的出宫,绝大多数人都升起了好奇,这是谈了什么,竟然能谈一整天。

二人出宫后走到马车前,郑欢遥望著高高的宫门城楼,终究是忍不住说道:“没想到竟然会这么顺利,陛下的態度比想像中好太多了。”

“可能是陛下对胥吏太过於厌恶,让读书人去冲一衝心坏的胥吏,也不无不可。”

郑欢闻言顿时笑起来,言语间对胥吏多有不屑,“往日一县之中,只有寥寥几个读书人,这次县中读书人数量必然大增,必然能恢復清明。”

李显穆却没那么乐观,只要如今的制度依旧缺乏监管,那就必然会再次腐败不堪,但是往县里派驻监察官员,就必须要由朝廷发俸禄,而不能让他吃当地,毕竟吃谁的粮,给谁办事。

监察官员级別至少要从七品,否则是监察不住的,这对於朝廷的財政负担而言太重了。

……

翌日。

真正的、完整版的《寒门入仕法令》从皇宫中发了出来,先在礼部颁布,这件事的主官部门就是礼部,而后又通行颁布在六部等,其后下发两京一十三省的各府县。

几乎每个看到具体內容的人都为之震惊,谁都没想到,在这份法令中,竟然会去触碰大明已经成型五十年的胥吏制度!

最让人震惊的是,这么大的事情,皇帝竟然没有召集大臣进宫商议。

如今玉璽盖在上面,一切都晚了。

即便是再迟钝的人,也知道这项法令,必然將深刻的改变整个大明!

————

寒门入仕法令的具体內容有三条——“即各省开放举人名额给寒门子弟;於省府县中开设神童班筛选天才;允许考取秀才的寒门子弟先行担任胥吏,五年內可参加举人考试,十年內可参加进士考试。”

这三条法令的本质在於,从物质条件上减免寒门子弟中天才求学的难度,以使更多的寒门子弟能够从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

在推进寒门法令的过程中,胥吏的世袭状態被打破,大量读过书的读书人进入胥吏阶层,有力革新了死气沉沉的基层。

当然,由於永乐时期生產力的发展受限,这份带有明显义务教育色彩、扶贫计划色彩的法令,並不能真正解决明朝科举制度的弊病,但其中所蕴含的人本色彩,依旧值得讚赏。

我们可以知道,在数百年前的封建专制时代,就有一批颇有远见卓识的官员,在为推进社会公平而努力奋斗,这是一种宝贵的精神传承!——《大明王朝科举史考》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 权臣西门庆,篡位在红楼 抢我破落宗门?转身做第一仙宗团宠! 工厂通古代,我暴富养出千古一帝 半熟 嫡姐清高了不起,这次换我来逆袭 被全家虐死,真千金她不装了! 黑料缠身,他凭啥整顿娱圈? 她死遁后,四个夫君找上门了! 恶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