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243章 內阁时代

第243章 內阁时代(2/2)

目录
好书推荐: 漫威:冒牌发明家 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 我才是徒弟们的随身老爷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吞噬星空:武神之心 人在斗破,系统却在大主宰 斗罗金铲铲:每年一个海克斯! 妖天子 踢球的时候要称GOAT 兵家第一圣

实际上在皇帝表现出要重用阁臣时,六部侍郎和尚书都很担心,不知道是哪几个倒霉蛋要被踢出局。

圣旨下来时,可谓震惊朝野,陛下竟然没有將阁臣送入六部,而是直接为他们加了正三品的职衔。

在鬆了一口气后,这些常年在官场上摸爬滚打的老油条,瞬间就意识到了不对!

官场上有一个词叫做“职务含权量”,用低级別的官控制高级別的官员,这是逐渐而为的。

从东汉时期用尚书台架空三公开始,后来一步步演化到了大明。

正七品的给事中,却掌握了封驳尚书的权力,以及备为皇帝顾问的內阁大学士,只有正五品。

这两个职位,虽然品级低,但含权量极高。

可现在不一样了,为內阁大学士高配侍郎、尚书职衔,会大大提高內阁的地位,毕竟一个机构里面,五六个正二品、正三品的官员,谁不畏惧?

內阁大学士成为了朝廷的高级官员,再加上他们实际上掌握的权力,竟然在某种程度上,凌驾於六部尚书之上!

甚至让许多人联想到了唐朝的政事堂,在那个时代,中书门下二省是宰相,而尚书省的六部,则是宰相们的办事员。

如今陛下信重內阁,万事都和內阁商议,从前內阁还只是低级官员,在廷议这些事情上说不上话,可现在內阁有了真正的建议权。

很多事情甚至只和內阁商量,而后直接安排六部去做,做的好与坏,自然就由內阁大学士来评判。

这么下去,就必然会有一部分考核权落在內阁之中,这就在事实上形成了不太稳固的上下级关係。

毕竟如此一来,纵然是六部尚书也需要仰仗內阁大学士,才能保证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六部侍郎尚且能庆幸自己的官位还能保得住,六部尚书真是越想越难受,有种如鯁在喉的感觉。

这时他们才想起了李显穆,不知道皇帝会怎么赏赐李显穆,他也是尚书,难道就这样眼睁睁的看著內阁大学士骤然骑在他们头上?

在为內阁大学士加职衔仅仅一天后,皇帝对李显穆的第一波封赏终於到了,“兵部尚书李显穆,允文允武,有大功大德、功赞宰辅,朕夙夜不能离也,著李显穆內阁行走,为华盖殿大学士,仍兼兵部尚书职,內阁六部,俱相重之,钦此。”

除了早就知道消息的户部尚书郑欢外,其他四部尚书,只觉得自己就是个小丑,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李显穆和他们是不一样的。

李显穆兼任內阁大学士的旨意,在京中甚至整座天下,都引起了莫大风波。

大家谁都不是傻子,实权尚书兼任皇帝秘书、於皇帝之前处理天下十三省、两京六部事务,除了没有决策权之外,这实质上就是宰相!

在大明废相仅仅三十年后,就出现了內阁这样的机构,还出现了李显穆这样实权极其接近宰相的臣子,很多人一时之间,甚至不知道该说什么。

皇明祖训中有明確规定,不允许后代设立宰相,但没说不允许设立內阁大学士。

对於这种逐渐破坏祖制的行为,几乎所有人都保持了沉默,包括那些不愿意被大学士侵夺职权的尚书,也没有在这件事上纠缠。

永乐二十四年十一月初一,降下旨意,以李显穆功高为由,加从一品太子太傅。

永乐二十四年十二月初三,圣旨再次降下,任命兵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李显穆为宗人府右宗人,管理宗人府事务,这是正一品的职位。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帝只加到这里,是因为李显穆太年轻,准备留著一些日后再赏赐,李显穆以后必然是三公高位。

当大朝会开时,眾人才陷入真正的恍惚。

武官一方自然不必多说,张辅早就是武官之首,如今又加太师,列在武官最前。

文官这边却大变模样,李显穆列在文官之首,礼部尚书和吏部尚书都在他身后,再往下,却是齐刷刷的一片內阁阁臣!

再多的分析也比不上眼前的衝击力,谁都知道,大明的政治局势,將要大变了,往后的洪熙时代,將会是內阁的时代!

————

明朝的宰相制度经歷了一个鼎盛——衰亡——復兴的过程,大明建国初期的左右丞相权力之大,远超唐宋二朝。

在胡惟庸案后,宰相制度被废除,权归六部,事实证明,这种不健康的政治制度难以维繫,很快宰相就以內阁的名义死灰復燃,且在二十三年的永乐时代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政治地位。

至洪宣时期,內阁制度完成了宰相化最重要的一个进程——“进入高级官员序列”,自此而后,內阁制度便向著庞然大物不断前进,再不后退!——《明朝內阁制度演变》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 权臣西门庆,篡位在红楼 抢我破落宗门?转身做第一仙宗团宠! 工厂通古代,我暴富养出千古一帝 半熟 嫡姐清高了不起,这次换我来逆袭 被全家虐死,真千金她不装了! 黑料缠身,他凭啥整顿娱圈? 她死遁后,四个夫君找上门了! 恶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