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星宿小仙(1/2)
第289章 星宿小仙
少林寺,知客居。
晨光微熹,知客居內早已人声鼎沸。
各路武林豪杰齐聚於此,用罢早饭,只待少林寺晨钟一响,便入寺参加第三日的英雄大会。
忽然,少林寺钟鼓齐鸣,群雄立即动身,三五结伴,沿石阶而上。
山风拂过,只闻步履匆匆,肃杀之气隱现,
有消息传来,今日契丹萧峰將亲赴少林,与中原武林盟主一较高下,他要爭的是天下武林盟主。
一石激起千层浪!
萧峰竟然剑指天下,这个气魄和狂妄,实在令人心惊!
江湖中人闻讯无不震动,有人拍案叫绝,有人之以鼻,有人想一睹这场惊天对决,更有人想趁乱渔翁得利。
萧峰杀害游氏双雄、单家五虎,在聚贤庄大开杀戒,又欺师灭祖,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少林群僧听说他到了少室山上,登时便鼓譟起来。
群雄纷纷表態:“今日须当人人奋勇,活抓萧峰,为江湖义士们报仇。”
玄慈见虚言在群雄的簇拥之下缓步而来,心下安定,朗声道:“契丹萧峰,远来是客,咱们先礼后兵。”
群雄齐道:“是。”
玄慈又道:“眾位师兄,眾位朋友,大家便出去瞧瞧契丹人萧峰的高招如何?”
群雄心知有虚言坐镇少林寺,根本不惧怕萧峰,早已心痒难搔,准备吃瓜看戏,就等玄慈方丈这句话。
辈份较低、性子较急的青年英豪一窝蜂的奔了出去。
跟著三山五岳、大理国段氏、诸寺高僧,纷纷快步而出。
但听得桌球呛唧之声不绝,慧字辈的少林僧將师父、师伯叔的兵刃送了出来。
玄慧虚空四代少林僧各执兵刃,列队出寺。
刚到山门口,派在半山守望的僧人便奔来报讯:“星宿派徒眾千余人,在半山亭中將弓帮吴长老等人团团围住,恶斗不休。”
群雄皆是一滯。
“星宿派?!”
本来严阵以待准备对抗契丹人,怎么事到临头,星宿派这帮邪魔外道冒了出来?
自打老怪丁春秋在擂鼓山被虚言诛杀之后,星宿派一鬨而散,怎么又死灰復燃了?
玄慈问道,“星宿派领头的人是谁?”
那僧人报告,“是一个浑身铁甲的怪人,號称星宿小仙。”
玄慈暗吃一惊:莫非是慧元口中那个轻鬆破了十八铜人阵,又两掌击败慕容復的铁尸?
更令他心神不安的是,昨夜他密令玄悲、玄苦二位师弟前往达摩洞秘密拜会玄澄寻找铁户的下落,二人至今未归。
怎得铁户堂而皇之成了星宿派的掌门星宿小仙?
玄慈立即命人招来十八铜人阵首座慧元,对方称自己未得方丈諭令,亦不敢贸然入洞查探。
玄慈稳住心神,走到石板路上向山下望去,但见黑压压的都是人头,只怕尚不止千余之数。
呼喝之声,隨风飘上山来:“星宿小仙今日亲自督战,自然百战百胜!”
“你们几个么小丑,竟敢顽抗小仙,当真大胆之极!”
“快快拋下兵刃,哀求星宿小仙饶命!”
“星宿小仙驾临少室山,小指头儿一点,少林寺立即塌倒。”
新入星宿派的门人,未学本领,先学諂师父之术,千余人颂声盈耳,少室山上一片歌功颂德。
少林寺建剎千载,歷代群僧所念的“南无阿弥陀佛”之声,千年总和,说不定还不及此刻星宿派眾门人的颂声洋洋。
那铁户“星宿小仙”自林间缓步而出,身形如铁铸般僵硬,每踏一步,脚下便虎虎生风。
最骇人的是那双眼睛,赤红如血,在昏暗中泛著幽幽冷光,犹如两盏浸在尸油中的鬼灯。
但凡与之对视者,只觉一股寒意自脊背窜上,仿佛被恶鬼舔魂魄。
他脖颈微转,关节发出“喀啦”枯响,目光所及之处,连飞鸟都僵坠落地,竟是被活活嚇破了胆!
玄慈气运丹田,大声叫道:“结罗汉大阵!”
只见红衣闪动,灰影翻滚,一百零八名僧眾东一簇、西一队,漫山遍野散了开来。
群雄久闻少林一百零八罗汉大阵之名,但百多年来,少林从未在外人之前施展过,除了本寺僧人之外,谁也未克得见。
这时但见群僧衣帽分色,或红或灰,或黄或黑。
兵刃不同,或刀或剑,或杖或铲,人人奔跑如飞,顷刻间便將星宿派门人挡在山门之外。
星宿派人数远较少林僧为多,但大多数是新收的乌合之眾,单独接战,多少也各自有点儿技艺。
这等列阵合战的阵仗,却从来没经歷过,不由得都慌了手脚,歌颂星宿小仙的声音也不免大大减弱,不少人默不作声,心中暗打改而歌颂“少林圣僧”的主意。
玄慈方丈说道:“星宿派小仙驾临少室山,是与少林为敌。各路英雄,便请作壁上观,且看少林寺抗击西来高人何如?”
河朔、江南、川陕、湖广各路英雄纷纷將目光投向虚言,见他气定神閒,心下大定,立时呼叫道:“星宿派为害武林,大伙儿敌气同仇,诛杀此獠!”
各人抽出兵刃,欲与少林派並肩杀敌,
这时弓帮吴长老已杀伤了二十余名星宿派门人,眼见强援已到,当即跃开数丈,暂且罢手不斗少林群僧布就罗汉大阵,左右翼卫,前后呼应。
星宿派门人无良子仗著人多势眾,大喊道:“玄慈方丈,你少林寺自称为中原武林首领,依我看来,实是不足一提。”
“是啊,星宿小仙驾到,少林寺和尚一个个死无葬身之地。”
星宿派弟子跟著应声附和。
无良子道,“天下武林,都是源出於我星宿一派,只有星宿派的武功,才是真正正统,此外儘是邪魔外道。你们不学星宿派武功,终不免是牛鬼蛇神,自取灭亡。”
突然有人放开喉咙,高声唱了起来:“星宿小仙,德配天地,威震寰宇,古今无比!”
千余人依声高唱,更有人取出锣鼓簫笛,或敲或吹,好不热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