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再到杀虎口(1/2)
第118章 再到杀虎口
此后,张起峻带队连日来一直在荒野中行进,风餐露宿,返回达拉滩旗时绕过杭爱召镇,过家门而不入。
不过在杭爱召镇附近,他们把从旗府赎人队那儿打劫来的大洋,除了临时分给队员们隨身携带的很少一部分外,其他绝大部分大洋都和打劫来的一百五十多杆汉阳造步枪,分几处地方深挖后埋藏起来了。
埋藏的具体地点,只有他张起峻和齐德义、柳虎、吕喜则三人知道,其他人也只是知道个大概方位,没有他们四人,寻找一年都未必能找到。
这样的安排,而不是把东西送回王家,让王家暂时代为保管,张起峻主要还是考虑到一个保密的问题。
此外,张起峻这么做也需要做通队员们的思想工作,否则队员们有意见,闹起情绪来也很麻烦的。
张起峻的思想工作很简单,他当著大家面点清了財產,除了王家应得的部分,其他钱財按照各人所做的贡献,当即都做了公平合理的分配,谁谁名下有多少钱財,说得清清楚楚的。
这就取得了大家的基本信任。
至於为什么要给王家分钱,大家也都能理解。
一来这笔钱財里面本身就有那森步赫敲诈王家的部分,二来,他们现在都是王家的雇员,枪弹又是拿王家的,怎么可能不给人王家分钱呢?
公平合理地分清钱財,却又暂时做统一保管的原因,张起峻告诉大家,
將来会在王家的遮掩下买成土地分给大家。
至於这么做的原因,他告诉大家主要是为了化解风险。
他担心钱到了个人手里,有些人控制不住自己大手大脚钱的话,容易弓起別人的怀疑,一旦暴露就会连累大家都遭殃的,
攸关各人和家人的生死祸福,最终大家都同意了张起峻这个做法。
毕竟土地在大家心目中的份量很重,不拿钱,拿成土地也是一样的。
其实张起峻之所以这么做还有另一层原因,他实在不喜欢大秤分金这种模式,搞得他们像一帮土匪一般。
但每次行动收穫钱財,大秤分金是这个时代的普遍思想,也是前面已经做成的惯例,他也无力改变这种状况,所以也只能暂时换成分土地的模式,
毕竟这样多了一层遮掩。
此后,张起峻带队继续走荒野,穿过东翼旗时绕过杨家湾,最大程度地避免了风险。
连日来的辛劳后,他们终於到达了三晋省杀虎口!
不同於上次来杀虎口时只是在野外驻扎,这次他们直接来到杀虎口城高大的城门前!
望看高大的城门了,张起峻再次產生了一种走进了歷史里的感慨,
这杀虎口城建於明朝嘉靖年间,歷来就是中原通往塞外的主要通道,“扼三关而控五原,自古倚为要塞”,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商贸中心,
也是歷史上的重要税卡。
全盛时期,这里的商贸业特別兴隆,南来北往的客商从四方云集而来。
城內店铺林立,酒肆茶楼,钱庄当铺,字號摊点,鳞次櫛比,
不仅经济繁荣,这座小城的文化教育也相当发达,办学堂,攻读进取蔚然成风。
明清两代,这个边陆小城竟然出了七名翰林学士!被誉为“南有绍兴府,北有杀虎口”!
整个民国年间,这儿也出了不少留学东洋和西洋的留学生,也有不少考入黄埔学校的,可谓是个人杰地灵之乡了。
只是眼下,这杀虎口城却要由於平鹿铁路(京包线)的修建而日渐萧条没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