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我爹常给我们讲一个故事(1/2)
第120章 我爹常给我们讲一个故事
张起峻亲自给王来春开药买药熬药,外敷內服,附带针灸治疗,两天后,王来春的腿部伤处水皰下去了,伤处痛苦缓解了许多,浑身很多不舒服处也缓解了许多。
此外,张起峻对三个受伤队员的治疗也颇见成效,他们伤得也不重,又是青壮,改由张起峻治疗后,伤情好得很快。
至此,王家父子终於彻底相信了张起峻的医术。
“起峻,你有这本事,以后能开个医馆啊!”王来春笑道。
一方面是感慨,另一方面自然也是在试探张起峻的心意。
“王伯伯,咱们河套看不起病的人太多了,镇子里看不起病的也多,我將来的愿望是开医馆的同时,也开办一个製药厂,多收购药草,多生產那种丸药什么的,可以在本镇销售,也可以给周边地区,甚至面向鹿滩市、伊东市等地区销售。
这样既可以给很多缺医少药的人卖药,也可以通过收购药草,招工人等方式让本地人多挣点儿钱。”
张起峻直言不讳地道。
他要做成这件事,最好是取得王家的支持,继而获得將来至少是省级部门的批准。
此外,开办药厂的资金不说,在本地势力上也能有个依靠,不至於整天被人找事。
而要想取得王家支持,自然首当其衝地要取得王来春的支持。
王来春听了张起峻这话沉吟了一阵,道:“这是一件好事,只是,风险有点儿大-—--“,嗯,卖药可不像卖其他东西,这个得按大夫吩咐吃药的,一旦有些人不按大夫吩咐吃药,吃坏了他还要找药厂的麻烦的。而且,这事还得经过上面不小官府的批准,不是一件简单事。”
张起峻点点头没再说话,这事他也不是要现在办,现在就是借著这机会把这件事在王来春这儿提一下,让王来春脑子里有这么一件事就行了。
出了王来春房间,王允华低声对张起峻道:“不要灰心,老爷子说是那么说,只要有机会他会帮你的!”
张起峻摇头道:“办药厂確实是一件造福社会,自己又可以赚钱的好生意,但確实难。”
“那暂时就別想了,走,咱们上街去!你来了两天大都窝在客店里给老爷子治病了,今天出去转一转,这杀虎口马上就要冷清下去了,以后再来这儿恐怕就远没有这么繁华热闹了!”
王允华道,隨即招来了几个手下,出了客店后不远不近地跟著他俩前后警戒。
这两天张起峻也抽空转了转这杀虎口城,確实繁华。
整座小城东西宽三里,南北长四里,北到城墙北一里,东到东门外半里,南到南门外一里,直到河西的河槽,满满当当都是住户。
很多富人区二层木楼林立。
市面上各种店铺林立,珍贵皮毛药材、金银首饰不计其数,大富户、富户和中等殷实之家遍地都是。
商业之繁华,连官府收税都有“日进斗金斗银”之说。
这里每年七月二十五还起会举办一种名叫黄篆会的传统庙会,那时更是吸引八方游客到来,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商业贸易异常活跃,集镇人流熙熙,磨肩擦。
可惜,如此繁华热闹的杀虎口,马上就要萧条冷落了,后世东岛国侵略者杀来,更让这座曾经寸土寸金的小城再次败落。
如今那些豪华的木楼,排场的四合院,到那时三个钱两个钱的就卖了,
有的拆了拉走了,更多的房子没人管没人要,橡標被人们拆下来当柴烧。
这是张起峻前世读过的有关杀虎口地方志的惨状。
想到这里,张起峻心口就是一堵。
他是一个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周围万家灯火的人,最见不得这种世道沦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