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再一次带队出征(1/2)
第163章 再一次带队出征
“起峻,保重!一路顺风!”
“二哥,你也保重!”
一天后的中午,还是王家的那处砖窑练兵处,王允华目送张起峻带著三十一人(包括卢小龙)骑马向东走去,心里很有些七上八下地和张起峻挥手告別。
张起峻带的这些人,除了吕喜则等六人,其他可都是刚训练了两个多月,完全没见过阵仗的新兵蛋子,而张起峻跟这些新兵蛋子也才刚刚认识不到两小时,
带著这样一些人去偷袭杨家,王允华都不知道他这仗该咋打?
上次偷袭杨家时,他们带的虽然也大都是一些新兵蛋子,可好岁有他王允华跟著,而他跟那些兵都是熟悉的,人数也比这次多。
况且那时天气暖和,地上植被很好,隱蔽也好隱蔽。
所以条件要远比这次好。
这次唯一比上次强出来的条件,就是张起峻和吕喜则等六人是几经战阵的老手了,遇到突发情况有一些应对经验了。
否则,王允华是绝对不会放他们东去的。
临走他和张起峻再次约定,能偷袭就偷袭,不能偷袭就赶紧返回镇子。
心里紧绷著一根弦上了马,王充华带著其余所有队员往镇子里返。
镇子里很可能即將有一场硬仗等著他,他不敢耽搁。
他知道这次张起峻之所以只带了吕喜则等六个老兵,也是为了留给他更多的战斗力参加镇子保卫战。
条件就这么个条件,真是没办法的事·—
张起峻带著三十一个兵向东行进,心情同样很有些沉重。
他必须在短短几天內,把这支绝大多数都是新兵蛋子的小队伍带成一支能打仗的小队伍,这绝不是一件轻鬆的事。
可却是他必须要达成的目標。
唯一让他感到庆幸的是,好歹这些新兵蛋子已经被操练了两个多月,听王允华介绍,百步之內打石头人基本都不会打飞弹。
所以最大的差缺在於临阵的勇气、狠劲儿和灵动劲儿,以及纪律性。
接下来他最重要的工作,无疑是在这几方面发力改造。
一方面他需要和这些新兵蛋子拉近关係,不致让这些傢伙们生出叛逆之心来;另一方面他又需要立威,所谓慈不掌兵,自古皆然,带大部队小部队都是一样的道理·——·
思维发散地头脑风暴一阵,张起峻的思维慢慢地聚拢在了几个要点上。
首先就是要在这支小部队中形成竞爭的氛围。
竞爭是团体和个人进步的最大动力,他必须充分利用这一点才能最快地让这支小部队形成战斗力!
其次是要职责分明,制定严明的奖惩规则。
职责分明才能让人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奖惩严明才能让这支小部队形成很好的执行力和战斗力。
第三,要强化思想教育,要让大家认识一致,团结一致完成任务,达成目標第四—·
张起峻心里形成了几条要点后,思维逐渐清晰明朗,有些沉重紧绷的心情也逐渐放鬆了下来。
说到底,他是要带著这一帮人去对付一群没有多少组织纪律性的土匪,又不是要去对付一支多强大的军队,隨著他的带队和战斗经验日渐成熟,这个目標並不难达成。
关键还是要看他这个头儿行不行,所谓兵熊熊一个,將熊熊一窝,如果连这么三十多人的小队伍都捏合不成一支具有执行力和战斗力的队伍,那就说明他这个头儿太菜了。
这样,张起峻默默带队赶路一个多小时后,心中对这次带兵形成了清晰明朗的思路和整顿措施,在一段沙坡前挥手让队伍停下了,下了马,他让队员们该放水的去放水,该拉大的去拉大的,一盏茶工夫后在这里集合。
队员们在周围的红柳丛和其他短灌木上拴好马,三三两两地结伴而去,一边走还一边窃窃私语地议论著什么。
张起峻不用细听也知道这些傢伙们议论什么,除了他和卢小龙,这些队员们最小的两个也都十八灞九岁了,其他都是二三十岁的青壮,见王允华让他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的小毛头带队,心中肯定会有各种疑惑和不服吗。
这还是他现在修炼著,又吃得好,个头得快,王充华也没有向队员们具体介绍他的年龄,不然如果大家都知道他只有十二岁,那还不炸了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