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金饼子突然就砸脑门上了(1/2)
第230章 金饼子突然就砸脑门上了
进入农历四月,公历五月,河套地区河水涛涛,群山披绿,原野中草木蓬勃,庄稼成片,牛羊马群隨处可见,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从北平一路修建过来的铁路修到丰镇停了三四年后,年初又开始继续修建了,即將修建到鹿滩市,这意味著鹿滩市更大的商机即將到来!
而鹿滩市到北疆省东部熙盟等地,到伊东市,到杭爱召镇,到六原镇,到临河镇-—-““,虽然绝大部分的商路上仍有匪患滋扰不断,但依然挡不住商旅往来,
正在逐步地把鹿滩市推高为北疆省更大的一个商贸中心!
四月初二清早,张起峻登上他在鹿滩市新买的一座两进院子的房顶,展望整个鹿滩市,心潮澎湃,雄心不已。
如今他已经算是要定居在这鹿滩市了,预计未来二十年左右应该就会住在这鹿滩市,衷心地希望这鹿滩市少些磨难,能在时代的顛簸中乘风破浪一直向前啊!
“张老板小心啊,你不是马上要大婚了吗?爬这房顶干啥啊!”
张起峻正在房顶上心潮澎湃地观望著四周浮想联翩著,下面一班清理房屋卫生的领头师傅对他叫道。
“哈哈,上来看看!”张起峻笑著,没有从房顶上往下轻跃,而是老老实实地爬著梯子下去了。
然后他给领头师傅发了两包烟:“麻烦师傅们给上点心啊,我这可是要做婚房的,哪里整得马虎了,那可是给我打不下交代的!“
原本他还想著把杭爱召镇那座独院子当婚房,可后来咋想都觉得有些委屈王允卿那丫头不说,后面两人生活起来也不方便,反正他们要定居在这鹿滩市了,
他就咬了咬牙买下了这座两进院子,钱不趁手只给付了一半,说好年底给打清的。
“张老板你就放心吧,我们这班人可是鹿滩市这一行当中最顶尖的,干不好活儿就是打自个儿饭哩!哪能不尽心!”中年师傅接过烟憨憨地笑道,“再说这里面不是还有牛老板的脸面吗?义们干不好活儿,那就等於打了牛老板的脸,
以后都没办法再见牛老板了!”
这中年师傅说的是牛亮邦,他们这班人是牛亮邦给张起峻介绍的。
“行,师傅们你们忙著,我过两天来验收。”
张起峻摆摆手离开了这座宅子,然后带著沈敦子等十几个人,骑著马直奔杭爱召镇。
和王充卿大婚在即,他得返回杭爱召镇再和王家仔细商量一下婚礼一应事务和程序细节。
另外,他还得和刘家父子继续探討商量一下医药產业方面的事。
刘家医馆大院里如今办了一个小型药厂,现在能生產二十多种中成药了,只是產量不高,从药材收购到製药到中成药销售,各个环节都还没有走上正规,为了下一步获取开办药厂的资质,必须进一步规范,为此,张起峻要和刘家父子探討许多细节。
有这么多事要办,张起峻也不觉得头疼,现在他的焦虑症很轻微了,办事效率就提高了。
从鹿滩市回杭爱召镇一路很顺畅。
隨著杨財旺家、马猴啸、石禿子、王二整、丁占魁、李崩楼等匪帮的覆灭,
隨著张银庭匪帮逃窜到三秦省,从鹿滩市到杭爱召镇的这条商路成为了一条最平安的商路!
所以这条商路上如今商旅往来不断,比过去繁荣了不止一倍!
张起峻等一人行道熟马快,又没有马车拖慢速度,赶下午日头还很高时就回到了杭爱召镇。
在王家大院门前下了马,刚好看到王充卿从外面回来,身边还跟著几年来和她形影不离的跟班杨拉玉。
十八岁的王允卿个头近一米七,脸上的青涩褪去了一些,不过眉毛还是那么弯,睫毛还是那么密,一张鹅蛋脸还多少带著一点儿婴儿肥,只是一身粉红色的风衣倒让她显出一股讽爽的气质来。
但落在成年心態十足的张起峻眼里,总的看起来,她还是一颗青涩的青苹果十六岁的杨拉玉个头比王允卿低一些,也有一米六四左右,和王允卿的鹅蛋脸比起来,她更趋近於一张鸭蛋脸,长年穿著一身斜襟衫的她,没有王允卿那种浓顏系的美,却显得更柔和清秀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