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诸事操心有桿秤(1/2)
第232章 诸事操心有桿秤
接下来张起峻在杭爱召镇呆了两天半,忙刘家医馆大院里那个小药厂的事,
忙各种人情杂务。
回来的第二天上午他泡在小药厂里,
如今小药厂里炮製药材、製药的工人都是医馆学徒兼职,已经有37人,大部分都是团馆里出来的学生。
张起峻在团馆里几年不是白呆的,借著他在一眾小同窗们中威望很高,没少在同窗中宣传他要和刘家医馆合办医药產业的事,为医馆和小药厂招来不少学徒。
这些学徒中有十几人虽然在医馆中依旧是学徒,但已经能做些熬药、推拿、
刮痧、拔火罐和简单针灸,甚至也可以治疗简单伤情,对创口进行清理缝合,在小药厂这边炮製药材,製药方面则已经比较熟练,所以已经被当作医馆和小药厂的正式员工,拿的薪酬比皮毛合建厂里的成熟工人都要高一些。
像今年19岁的赵拴柱、17岁的李铁柱、16岁的谢鸣就是这样,他们三个已经离开了团馆,成为医馆和小药厂这边的全职员工,拿的薪酬顶家里的一个强劳力了。
当然大部分学徒还只是拿著学徒补助。
但饶是这样,这些薪酬和补助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加上收购药材、製药、
销售各个环节里的其他开支费用,目前整个医馆和小药厂的运行都处於一个严重亏损状態。
这严重的亏损基本都亏损在张起峻名下了。
目前张起峻在医馆和小药厂占的股份是70%,刘家父子只占30%,而且刘家父子的股份基本都是场地、管理和技术入股,张起峻给刘家父子定的薪酬又很高,
所以总的算下帐来,刘家父子的收入基本能和以前持平,只是付出的辛劳自然比以前多了许多。
所以,从目前来看,刘家父子和张起峻的这场合作,跟以前自家单干比起来,虽然没有亏钱,但也是吃力不討好,是吃亏的。
但只要药厂能走上正轨,扭亏为盈,那刘家父子能赚到的收入就会比以前翻几番!
以目前的一点儿“吃亏”换取未来大盈利的希望,刘家父子也是在咬著牙坚持。
这份坚持,当然主要出自对张起峻如今的背景实力、能力和人品的信任。
对学徒们学医、製药察看了一番,张起峻和刘福昌开了个二人小会。
“哥,目前这点人手还是有点儿少啊,再从团馆中瞅人品好,脑瓜子灵泛的学生招进来!”张起峻道。
“还招啊?”刘福昌一下子瞪大了眼睛,“你不怕把你吃穷了啊?就目前这么多人手,我爹都愁上了,这得你多少钱!再说,一旦將来產业办不下去,这么多人可咋办?”
张起峻听了笑起来:“我还不愁,你愁啥?放心吧,能办下去的,而且肯定能贏利的!”
他心里的想法,其实將来不止是办中药厂,他还想引进技术人才生產葡萄、生理盐水,甚至是青霉素、链霉素这些西药呢,以他如今的修为再修炼下去,將来或许能去国外搞到相关技术机密的!
这些事他现在也给刘福昌讲不清楚,只能把刘福昌能理解的东西给他讲一讲。
“再就是,哥,让学徒们多上手,不上手是学不会的,尤其治疗伤情这方面让学徒们多上手!”张起峻又道。
“这个没问题!”刘福昌点头,“再不把这帮小兔崽子们赶快培养出来,都快把我爹和累死了,能上手的就让他们上手!对了,起峻,你上次弄回来的那几套手术器械真的太好用了!”
“嘿嘿,那可是我在北平和魔都弄回来的,我那边还放著十几套,以后有机会还得搞些回来!”张起峻笑道。
和刘福昌开完二人小会,张起峻又趁著医馆没有病人的空閒时间,把学徒们召集全开了一个短会,主要是鼓励和展望未来,给大家打打气,至於平时的规矩什么的有刘家父子管著呢。
开完会,张起峻又单独跟赵拴柱、李铁柱、谢鸣三个了解了一下情况,鼓励三人好好干,但对识字也別放下,平时抽时间多学习!
“哥,没问题,现在都是大人了,都懂作人的道理了!”赵拴柱拍著胸脯道。
李铁柱和谢鸣也都是做了保证。
现在赵柱这傢伙已经成家了,李铁柱和谢鸣也都定下亲事了,真的都算大人了。
快到中午的时候,今年已经十一岁的李清俊赶来医馆了,现在她是半工半读,在这边也领著一份补助。
十一岁的丫头个头蹄高了不少,心智也进入了人生成长最快的一个阶段,见到张起峻已经懂得羞涩了,坤一把已经发短的风衣,仰著一张小苹果一样微红的小脸蛋问道:“~,起峻哥哥,你啥时回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