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旧时代的残党,十七年前悬案(2/2)
卫峥看着这位昔日的恩师,心中很不是滋味。
他知道,石承毅的退位,意味着特搜队里武者这个派系彻底失去了在总部的靠山。
自此之后,群龙无首,剩下的人日子只会更难过。
“小卫啊,你也不用太担心。”
石承毅反而安慰起他:
“以后多向那位顾次长靠拢,他初来乍到,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而且看起来,跟姓凌的不是一路人,或许……会善待你们这些老伙计。”
看着老师这般模样,卫峥终于忍不住,将自己此次前来的真正目的说了出来:
“老师,学生这次来,其实是想向您汇报一件事。”
“哦,什么事,说来听听。”
石承毅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神色平淡,仿佛对任何事都已提不起太大兴趣。
卫峥深吸一口气,声音随即加重几分:
“我昨天,在马师叔家里,见到了一个真正的武学天才!”
随后他便将昨天见到方诚的经过,以及方诚那如太阳般炽热的气场,恐怖的饭量,还有那“触摸到凝聚真我门槛”的修炼进度,一五一十地详细描述了一遍。
石承毅原本温和的眼神,随着卫峥的讲述,慢慢变得锐利起来。
当听到“天人交感,引动天象”时,他端着茶杯的手,不易察觉地抖了一下。
“他在马家水牢闭关,五天时间就成功立意,开始塑境,甚至引动了天象?”
石承毅的声音里,多了一丝凝重。
“千真万确!”
卫峥肯定地说道:
“这种天赋,学生觉得……恐怕已经能和当年的厉首长相提并论了!”
石承毅沉默了。
他放下茶杯,缓缓站起身,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随后走到落地窗前,背对着卫峥,看着窗外庭院里那棵枝繁叶茂的百年银杏。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整个人的气息,却仿佛与这处书房隔绝开来,沉入了深不见底的思绪之中。
卫峥的话,在他心中掀起的,何止是惊涛骇浪!
一个能与年轻时的厉归真相提并论的天才?
他首先在心中盘算的,是这件事的真实性。
卫峥是他一手带出来的,性格沉稳,绝不会无的放矢。
那么,这个叫方诚的年轻人,其天赋至少也有卫峥描述的七八分。
五天,立意,塑境,天人交感……
这不是天赋,这是神迹!
这意味着什么?
石承毅的眼中精光一闪。
这意味着,传统武学一脉,或许还有翻盘的希望!
姓凌的一派之所以能大行其道,靠的就是科研部那些能量产的“超级士兵”。
他们确实比普通武者强大,却有明显上限,不仅根基不稳,精神层面还容易产生问题。
而武者一脉,缺的从来不是底蕴,缺的只是一个能镇得住场子、让所有人敬服的巅峰战力。
这个方诚,或许就是那根能撬动整个棋局的杠杆!
他不需要去改变目前特搜队的主流形势,那不现实。
但只要有他存在,只要他能以纯粹的武道,展现出超越用实验手段改造身体的力量。
那么,他就是一面活着的旗帜!
就能将日渐式微、心灰意冷的武者派系重新凝聚起来!
石承毅那颗早已古井无波的心,抑制不住地剧烈跳动起来。
这不仅是为了他自己,为了那些追随他却被打压多年的门生故吏,更是为了将厉首长留下的传承,在这支队伍里延续下去。
他缓缓闭上双眼,又猛地睁开,眼中爆发出惊人的神采。
“让他来见我!”
石承毅霍然转身,目光如电般看向坐在沙发上的学生,语气不容置疑。
卫峥的脸上却露出一丝苦笑:
“老师,他恐怕来不了。”
“为何?”
“他……对我们特搜队,似乎不感兴趣。”
石承毅眉头一皱:
“他没有和马家那小子一起报考这次的春季选拔?”
“没有。”
卫峥摇了摇头:“我问过,马东赫说是因为背景审查过不了。”
“背景审查?”
石承毅冷哼一声:
“多大点事!如此天才,岂能埋没于民间?理应为国效力!”
“人事科那帮人是干什么吃的?简直是岂有此理!我现在就去跟他们好好理论理论!”
说着,便起身走向着书桌,准备打电话问责,完全没有之前那份平淡如水的气度。
“老师,您误会了。”
卫峥连忙劝阻:“不是背景审查被卡,而是他……压根就没报考。”
石承毅脚步一顿,愣住了。
卫峥解释道:
“我昨天从马家离开后,就动用身份,去东都警视厅的档案库里,调取了那个方诚的资料。”
“他是独生子,母亲健在,但他的父亲……在十七年前,因为涉嫌一桩连环杀人案,葬身火场,警方给出的结论是畏罪自杀。”
“如果只是单纯的连环杀人案,问题倒还不大,运作一下也能解决。”
“关键是,这桩案子,牵扯到了另一桩更大的事件。”
“什么事件?”
卫峥一字一顿地说道:“光武门,枪击案。”
石承毅的瞳孔猛地一缩,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件事,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那可是载入大夏民国史册,直接导致社会变革的大事件!
民国早期,因为军政府的高压统治,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
时年,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在东都爆发,数万民众走上街头游行。
就在游行队伍经过光武门广场时,一群蒙面的枪手突然从周围的建筑中开火,对人群进行无差别射击。
当场就有数十名无辜路人、记者倒在血泊之中,连当时一位著名的民权活动家都身受重伤,险些遇害。
时任军政府宣称此事是反叛组织所为,意图制造混乱,嫁祸于人。
但民众根本不信这套说辞,舆论于是彻底引爆,抗议的规模也空前扩大。
这件事,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迫使军政府下台,将权力移交给新一届的民选政府。
新政府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誓言彻查此事,组织纪念遇难者的活动,并积极抓捕在逃的凶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