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案件真相,方诚的父亲(2/2)
所有行动,皆由军政府高层和冯总统授意。
铁证既出,案件毫无悬念地顺利结案。
新政府借此大肆宣传,占据舆论制高点,以雷霆之势清洗旧势力,迅速掌控局面,稳定秩序。
而凌绍峰,也凭这份天大的功劳,被破格提拔为新成立的科研部部长。
此后,他更是平步青云,接连晋升,仅过两年便坐上了特搜队总长的宝座,仕途堪称一帆风顺。
自那以后,“光武门枪击案”的全部卷宗便被列为最高机密,彻底尘封起来,成为了一个无人触碰的政治禁区。
可现在……
一个能与厉首长比肩的武学天才,其身世竟与这桩被刻意掩埋的陈年旧案产生了联系。
这让石承毅如何能不心潮翻涌?
思绪从过往记忆中抽离出来,他眉头紧蹙,陷入深层的权衡之中。
究竟要不要帮那个叫方诚的年轻人洗白背景,让他通过审查呢?
身为当年案件的负责人,他比谁都清楚。
凌绍峰当年所谓的“破案”,不出意料只是找了几个替罪羊,给新政府一个他们最想要的交代罢了。
而当时的新政府需要尽快稳定人心,清理前朝余孽,也默认了这个调查结果。
换句话说,这就是一场心照不宣的政治表演秀。
真正的幕后黑手,很可能至今仍逍遥法外。
这个年轻人的父亲,极有可能是被意外卷入风暴的无辜者。
或许他确实犯过事,被凌绍峰麾下的情报人员盯上,顺势选为了替罪羊之一。
最后在反抗过程中,不知出于何故,选择了自尽,葬身火场……
石承毅双手缓缓摩挲着窗沿,目光闪烁不定,迅速做着盘算。
“光武门枪击案”早已盖棺定论,就连当今政府都不愿触碰这个禁忌。
自己如果出手,相当于公然挑战负责专案的凌绍峰权威。
对方绝对会借题发挥,扣上“意图为前总统翻案”、“包庇重犯亲属”之类的大帽子。
稍有不慎,或许自己这把老骨头连同整个武者派系,都会被彻底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风险,显而易见。
可……回报呢?
石承毅的眼中精光一闪。
同样大到无法估量。
那可是一个年纪轻轻,就迈入内景层次,引动天象的武道天才!
这样的人物,一旦成长起来,就不是棋子,而是能掀翻整个棋盘的存在。
凌绍峰靠着科研部那些实验项目上位,可以量产一批“超级士兵”,但他永远也造不出一个能“天人交感”的武道宗师。
只要这个叫方诚的年轻人足够强,强到让所有人都无法忽视,他本身就是最大的“道理”。
何况,当年的案子错综复杂,后续牵连甚广,许多嫌疑人被抓了又放,没有定罪。
凌绍峰未必还记得一个角落里,失败的替罪羊。
自己只要运作得当,对方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真正的意图……
等他醒悟过来时,或许为时已晚。
因为只要方诚能进入特搜队,展现出无与伦比的价值,他就是整个队伍最宝贵的资产。
届时,谁敢动他,就是与整个特搜队,乃至整个国家的未来为敌!
所以……这场豪赌,值得!
石承毅深吸一口气,强行将翻涌的思绪沉淀下来。
他缓缓转过身,看向默默静候的学生,目光重新变得锐利如鹰,沉声问道:
“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方诚的父亲直接参与了枪击案吗?”
“没有。”
卫峥端着那杯早已凉透的茶,摇了摇头:
“根据案卷来看,疑点很多。”
“专案组最初只是怀疑他与某个涉案人员有私下往来,在后续的调查中,又发现他形迹可疑,推测他可能就是当时在东都制造多起命案的杀人魔,这才展开追捕。”
“但因为嫌疑人‘畏罪自杀’,死无对证,这事最后也只能移交给警视厅,以‘连环杀人案凶手伏法’草草了结,更别提深查他和光武门枪击案是否有关了。”
石承毅闻言,心中稍微松了口气。
只要不是铁证如山,就有操作的空间。
他背着手,在书房里又踱了几步,忽然停下。
“十七年前的旧案,还是桩疑案,这算什么大问题?”
沉吟片刻,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的断色:
“只要人是真的,这点小麻烦,我来替他摆平。”
“这样,我明天亲自去一趟马家,找建国好好聊一聊……”
话刚说完,他旋即摇头,直接否决了自己的想法。
“不!我现在就过去!”
他眼中燃起灼灼的光芒,整个人仿佛年轻了二十岁,又恢复了当年那个雷厉风行的“石部长”风采。
石承毅迅速走到书案前,按下内线通话的按钮,声音瞬间变得威严。
“老张,备车,去田心村。”
挂断通讯,他随即转过身。
之前那份闲适与落寞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卫峥在训练营时所熟悉的,果决强悍的统帅气魄。
那感觉,就像一头退隐山林的雄狮,嗅到了鲜血的气息,重新露出慑人的爪牙。
“这件事,暂时不要对任何人泄露出去。”
他盯着卫峥,一字一顿地说道:“一切,等我见过他本人再说。”
说着,他便走到衣架旁,取下外套穿上,动作干脆利落,显然准备立刻出门。
望着老师恢复斗志的模样,卫峥心中莫名感到一阵宽慰与激动。
随即立刻站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礼:“是!”
他能做的,已经都做了。
接下来,这局沉寂多年的棋该怎么下。
就看老师如何出手,运筹帷幄。
以及那位百年难遇的武学天才,自己如何抉择了。
不知为何,卫峥的心里,也对那个穿着红内裤,仿佛一轮太阳般的年轻人,抱有某种不切实际的期盼。
………………………………
望湖镇,一座小院里。
浓密的大槐树撑开一片荫凉,挡住中午时分略显燥热的阳光。
石桌上,楚河汉界分明。
方诚正陪着外公厮杀,棋局焦灼。
老爷子捻着一枚“炮”,准备落下。
方诚鼻子突然一痒,毫无征兆地打了个惊天动地的喷嚏。
“阿嚏——”
棋盘上的“兵”和“卒”瞬间被吹得东倒西歪。(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