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收养朱雄英:我真不想当镇国王! > 第12章 ,標儿,马皇后,咱一起去看看大孙的好老师

第12章 ,標儿,马皇后,咱一起去看看大孙的好老师(1/2)

目录
好书推荐: 人在唐末,做昭武帝 人在知否:执掌天下 何以星辰不灭 霍格沃茨的阳光开朗斯内普 路明非在龙族趋吉避凶 从虎魔炼骨开始长生不死 海洋领主:从掷骰子开始收获翻倍 唯我独法:从社畜到地球球长 小富即安,我的情报每日刷新! 篮球:从克莱汤普森开始!

回到皇宫后,朱元璋的心情依旧难以平復。

他坐在御书房中,手中握著一杯早已凉透的茶,眼神却始终无法聚焦。

阿雄……妹子……

过了好久,他才缓过神来,可再看一眼面前的奏摺,心中更是噁心的不行。

工部修河堤,又要钱了……

这些无能的废物,真是百无一用!这摊丁入亩的办法,他们怎么就想不出来?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冷不丁的,他又想起了李明的话。

这摊丁入亩的国策,只能他来?他的后世儿孙,都办不了?

朱元璋微微皱眉。

这小地主虽然有几分才学,但是识人终究还是差了点。

別的不说,咱的太子朱標,那可是咱亲手调教出来的!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无论是用人,施政的手段,还是制衡百官的威严,那都只逊色咱一点点而已,怎么可能办不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站起身,缓步走向东宫。

可是走著走著他的脚步又慢了下来。

如果他没猜错,朱標此刻一定还在批阅奏摺。

自打確立朱標为继位人之后,朱元璋就一直在有意无意的放权给朱標,到了眼下,不少地方呈上来的奏摺,他都交给了朱標回復。

作为太子,朱標肩上的担子並不比他这个皇帝轻啊……

尤其是当他走进东宫,看到伏案疾书的朱標,双目通红充血,两鬢又多了几根白髮的时候,朱元璋更是有些心疼。

这孩子,,,

朱元璋轻轻咳嗽了一声,一直沉浸在奏摺之中的朱標这才抬起头。

看到是父皇,他连忙起身行礼。

“儿臣见过父皇,父皇,您怎么来了?”

朱標的声音虽然还是那么规矩,那么恭敬,可是朱元璋却听出来了那不易察觉的疲惫。

他摆了摆手,示意朱標不必多礼:

“標儿,坐下就好,咱今天来,是有件大事要与你商议。”

朱標点了点头,重新坐回椅子上,目光中带著一丝疑惑:

“儿臣谨遵父皇圣训。”

朱元璋摇了摇头:

“啥圣训不圣训的,不用学那些文人说话,咱爷俩聊天而已,轻鬆一些,標儿,咱今天出宫,遇到了一个人,他给咱提了一个主意,名为『摊丁入亩』。”

朱標闻言,眉头微微一皱:

“摊丁入亩?这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將李明所说的摊丁入亩的详细內容一一告诉了朱標。

朱標本来还有些疲惫,可是越听这摊丁入亩的办法,他的眼神就越是明亮。

早在朱元璋开口之前,他就清楚,能让父皇看在眼中的主意,必然不是凡物。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这方法竟然如此的……

朱標忍不住站起身来,拱手而立:

“父皇,这摊丁入亩若是真能推行,確实能大大减轻百姓的负担,也能增加国库的收入,甚至让我大明朝,超过那汉唐之时,再復华夏鼎盛荣光!只是......”

朱標说到这里,眉头紧锁,显然有些担忧。

“只是什么?”朱元璋问道。

朱標嘆了口气:

“父皇,皇权不下乡,这是歷朝歷代的难题。若要真正推行摊丁入亩,必须丈量全国的土地。可那些地主豪绅,必然会想尽办法隱瞒土地数量。若是强行推行,恐怕会引发地方上的动盪。”

朱元璋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讚许:

“標儿,你长大了啊……能不止看到好处,说明你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储君了,只不过,雄心这一点,你还不够格!人家都帮咱出了这么好的主意,难不成咱还得让人家给咱连怎么办都想好么?太过分了。”

朱標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爹啥时候这么好说话了?之前不是谁不出主意谁死么?

他一时之间也有些好奇:

“父皇,您说的这人是谁?竟然能提出如此高明的国策?”

朱元璋笑了笑,眼中带著一丝欣喜

他並没有直接回答朱標的问题,反而直接说起另外一件事:

“標儿,你可知道,咱今天不仅遇到了这位小天才,还遇到了一个人,你猜是谁?”

“谁?”朱標下意识地问道。

朱元璋哈哈一笑:

“咱的大孙!雄英!他还活著!”

朱標闻言,猛地站起身,脸上满是不可置信的神色:

“父皇,您说什么?雄英……他还活著?”

朱元璋点了点头:

“没错,咱亲眼所见。他虽然失忆了,但咱可以肯定,他就是雄英!”

朱標的眼中瞬间涌出了泪水,声音颤抖:

“父皇……这……这真是天大的喜事!雄英他……他还活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不是,这任意门给我干哪来了? 斗罗V:退婚你提的,我走后你哭什么? 大鹅和反派上婚综后,嘎嘎精彩! 建国初期,回国发展超科技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箱子里的美恐 你们不知道我在副本里是无敌的? 我在租界做巡捕 穿七零:带生子系统,嫁不育军官 四合院:开局50,边吃瓜边科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