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缘由(1/2)
“停手!”
隨著一声暴喝,几个不良人从街角快步走来,为首的是一个十七八岁的高大青年,手按横刀,眉头紧皱。
青年相貌端正,本来一双丹凤眼便很是惹人注目,但这眉头一皱,他那几乎盖住眼睛的浓眉,就立刻变得十分显眼。
胖子看到是不良人,心中顿时鬆了一口气,不知为何,看到刘克之拔刀之后,他还真有点怕。
如今不良人一来,其职责便是缉事番役,此番他没动手,而刘克之动手了,错不再他,而在刘克之。
所以,这胖子连忙收刀入鞘,幸灾乐祸的看向刘克之。
却不成想,那为首的浓眉青年直接让其它几个不良人缴了自己几人的械,然后才看向持刀而立的刘克之,语气温和而淡然。
“行了,杀了他们也没用,董六还能让其他人来,浪费力气。”
“他不是董六?”
刘克之的打量著那胖子,你这么胖,居然只是一颗小葱,连头蒜都不是。
“自然不是,董六这几日正广发请帖,要为他义父做寿,哪有时间寻你的麻烦。”
浓眉青年解释了一句后,就静静的站在一旁,等待刘克之的决定。
刘克之瞥了一眼一脸傻眼的看著两人的胖子,缓缓点头,依旧將刀掛在腰后。
“如今这世道怎么了,大的不出来,让小的出来顶,我刘克之的名头不值得他董六来一趟?”
见此,浓眉青年挥了挥手,让手下放了胖子几人,又打发他们自去巡街后,和刘克之並肩而行,往家中走去。
“你刘大侠的名声自然值得那董六亲至,可人家请你去胡姬酒肆,你不是没去嘛,这不就又让人来请你了。”
“师厚莫要再说什么大侠,我已不做游侠很多年了。”
刘克之虽然语气淡淡,但其中却又带著一丝羞耻,游侠?都是年少轻狂啊。
所谓游侠,要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家和门客,墨家巔峰之时,號称天下之言,不归杨既归墨。
墨家除了兼爱非攻的思想和精巧的机关术之外,最出名的便是游侠。
墨家为了实现兼爱非攻的世界,除了四处宣扬这种思想以外,还亲自上手示范,其行为类似於维和部队,那个国家有难,便会不计后果,不计生命的去帮助。
这种扶危济困,崇道义而轻生死的做法,受到诸侯的敬重,以及天下人的追捧,许多人都投身於此。
至於门客,是各国达官贵族供养的武勇之士,这些门客不事生產,全靠主家供养,自然以命相报。
这两种行为经过传播之后,便形成了游侠这种团体,这种团体除了真正的扶危济困,不求回报的人以外,多是一些不事生產的地痞流氓。
所以游侠的名声一直都是坏大於好,韩非子便有“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一句来说明游侠这个团体的危害之处。
而刘克之年少轻狂,又衣食无忧,加上勇力过人,手下自然也聚集了一群小弟,时不时的就做些自以为“扶危济困”的荒唐事,並以大侠自居。
直到做了坊正之后,才有所收敛,变得稳重一些,但还是一言不合便动起手来,说明他骨子里还是个游侠。
“多年?我记得去年认识你的时候,你还纠结了一群侠客要去砍大兴善寺的菩提树,那棵树可是玄奘大师种下的,都几百年了。”
浓眉青年闻言一声轻笑,揭起了刘克之的老底。
“若不是你二兄赶来制止,你此时恐怕早已亡命天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