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在路上(1/2)
“又一个。”
在前往洛阳的路途之中,宽阔的官道两侧时不时的就能看到雪堆,被太阳晒的只剩薄薄一层的冰雪之下,隱约可以看到一具赤身裸体的尸体。
他们是各地逃难的人,黄巢虽然南下,但他带不走所有的人,而王仙芝死后,又给他留下了一片烂摊子,许多人跟不上黄巢的脚步,又回不去家乡,只能流离失所。
他们有人卖身为奴,也有人看看朝廷是否会賑济,但他们沿途而来,並没有节度使賑济,只能再走,向著长安走,最后客死他乡。
这一路上,三人不知道遇到了多少,偶尔还能看到几个还没完全死透的尸体颤抖挣扎。
刘克之想出手救助,但被牛礼阻止了,他说救不活的,即便侥倖不死,一辈子也只能躺在床上,苟延残喘,再好的药,医术再高的医师,也没有办法,因为他们的肉,骨头,內臟,已经全部冻死了,即便救活,也只会短时间內就在痛苦中死去。
还不如就此死去。
无奈,刘克之只能给他们最后一点体面,能归於尘土,而不是曝尸荒野。
此举获得了二人的赞同,哪怕会耽误行程,但是大家都是大唐的子民。
三人也不是一直赶路,有时候也会入城休整,但动乱时代,不说空无一人的乡村,即便是城市,还是大城,也是一片萧条,除了有零星购买粮食的人以外,街道很是空旷。
而即便是驻军,也只会冷冷的看上几眼而已,没有多余的举动和异样。
整座城市仿佛蒙上了一片灰色。
行走在街道上,看到的最多的不是摊贩,而是一张张的告示,有新有旧,大多是本地刺史所张贴,偶尔也能看到一两份朝廷的文书。
其实可以想像若是没有兵灾,这些告示之前会是如何的热闹,或许挤满了人,或许充满了討论之声,此时识得一些文字的人,享受著周围人羡慕的目光,大声的宣读著告示上的內容,或许还有人请他喝酒。
但现在,这些告示面前,空无一人,只有那些贴著若干“盗贼”姓名的告示,或者告诫平民百姓不得藏匿盗匪,否则与盗同罪的警告之言,还有那些盗匪的赏格,从新到旧一层层的贴在上面,就这么静静的让三人阅读,让他们能从中窥探出一些当地的情况。
只是这些告示上不管內容如何,最后总会加上一句浓墨重笔的“咸使闻之,谨遵勿违”。
好似这样,就能让百姓乖乖的听话一般。
而其中最显眼的告示,自然是关於“万恶逆首黄巢”的,上面详细的写上了“黄贼”的年龄、籍贯以及罪状。
但唯独在“形貌”这一项上,却用了“黄面赤须、声如雉鸣、嗜好血食”这一类充满了想像与奇幻风格的描述。
三人在这些告示中並未看到黄巢的困境,只看到了唐廷的虚弱和无力,强枝弱干,地方已是听调不听宣。
这可以从自皇帝即位便肆虐州府的草贼,到如今都已经存在六年了,不仅没有颓势,反而越发的凶猛的事態中看出来。
也能从黄巢越发丰富的赏格中看出来,他已经从最初的“若擒获此贼赏钱十万”到现在的“赏钱二十万,白身加三品流內官选,荫一子县尉。
本来这样的赏赐,在唐之盛世,唯有灭国之功才能获得。
对此,刘克之嗤笑一声后,便和一脸凝重的二人越过告示,找地方补充一些乾粮后,径直出城而去。
没有人是傻子,大唐已到末世了,草贼的肆虐,是各地共同纵容的结果。
大家都在观望,都在等待著那只鹿从唐廷手中走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