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长安故人(2/2)
萧器提了提手中鱼竿,饵料已被吃尽,又手脚麻利的重新换上饵料,投入塘中,接著开口。
“如今黄巢兵锋正盛,正如昔日黄巾、董卓之乱,大唐地位即便不弱於两汉,但数百年积累的人心、威望还有不少,黄巢没有机会顛覆朝廷,只能是为王前驱,消耗大唐本就所剩不多的人心,如今天下藩镇,不会在黄巢势盛之时为李唐火中取栗,而且事后,他们必会藉机宰割天下,瓜分州郡。”
说罢,他还摇头晃脑的感慨了一句。
“一如汉末之故事啊……”
“先生不愧是吾之萧何!眼光果然不凡!”
刘克之哈哈一笑,又吞下一杯甘甜的桑洛酒。
“自古以来,首难者死,先发者亡!陈胜吴广,乃至霸王,哪个不是为我太祖之前驱,赤眉绿林,亦是为光武前驱而先死,黄巢之辈,亦是此理。”
“天下兴亡,还得看各方豪强啊!”
闻言,萧器也顾不上钓鱼,连忙转身敬了一杯酒。
“使君高人高论。”
刘克之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先生谬讚了,不过是多看了几本史罢了。”
正如二人所言,自古以来,首发起义者,几乎没有成功的,皆为他人做了嫁衣,这就是所谓的“农民起义的局限性”,他们无组织无纪律,只看眼前,不看以后,这不是只有站在歷史高处的后世人才能看到,古代的眾多有识之士中,亦不缺明眼之人。
黄巢气势滂溥,號称雄兵百万,气可冲天,似天下莫能与之爭,但他的弱点太明显了,明显到大家都看了出来,並任由他肆虐。
根基,或者大本营,关於这一点,在农民起义歷史中的两大巔峰人物,汉高祖和明太祖,就有很高的话语权了。
他们能够成功的关键,便在於他们都经营出了属於自己的大本营,拥有固定而长久的粮草兵马,这才夺得天下。
而黄巢,自乾符元年起兵,如今已七年矣,却是一直转战南北,粮草兵马皆靠掠夺,没有固定大本营。
“可惜,吾如今只能做刀,若能得一地节度,那吾之大业,便算是起步了。”
说起来刘克之也觉得懊恼,杀人劫掠、屠戮异族如猪狗也不过寻常的自己,所具备道德底线在这个时代居然还是高了。
他的底线不允许他去篡夺诸葛爽的基业,从而让诸葛爽对他越发恩重,到如今可谓是恩重如山,哪里好意思去谋人家產业,只能憋屈的做刀。
“使君不必急切,您年不过十九,便已是一军主將,麾下近万兵马,只需徐徐图之,大业可期。”
萧器的话不知是安慰还是马屁,反正刘克之是听得舒爽无比,自己的年纪本就是优势,只要安稳发展,还怕没有出头之日?
熬都熬死那些老梆子。
“是极!是极!”
刘克之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萧器的说法,又举起一杯酒。
“先生且与我共饮一杯,敬那黄巢,让这天下大乱!”
萧器亦是一笑,十分乾脆的举起酒杯。
“敬,天下大乱!”
酒过之后,刘克之正要拉著萧器商量著搞钱练兵,刘三忽然走了过来,轻声稟告。
“使君,院外有客至,言是您的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