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奔袭(1/2)
“两千骑兵?援军是三千步卒?大约两日后到?”
听著蒋正三人的匯报,刘克之思考片刻后便欣喜起身,拍了拍三人的肩膀。
“很好,不愧是我的弟兄。”
“你三人立下大功了,萧先生?”
说著,刘克之转头看向萧器。
萧器起身一礼。
“属下在。”
“写:蒋正,李崖,林角,三人身涉敌境,不顾危险,带回情报,我军得以大破巢贼盖洪部,可授蒋正斥候营游奕將,李崖与林角为副將,另抽僕从党项五百人充斥候营,由三人统领,另一人赏钱二十贯,绢十匹。”
刘克之话音落下,萧器已写好文书,盖上刘克之的大印,只需要递交给诸葛爽,盖上他的大印,这文书便生效了。
当然,这个生效是在唐军体系之中生效,在虎林军中,只需要刘克之安排,受封者確有功劳即可。
让萧器带著欢天喜地的三人下去领赏之后,刘克之转头看向杨师厚,他的眼中满是战斗的欲望。
但刘克之却没有满足他。
“抱歉了二哥,此番小弟要亲自带兵出战,只带骑兵突袭,你依旧带著步卒在后面赶上。”
杨师厚闻言眼神一暗,他也想打仗啊。
“二哥,等解决了李唐宾,后面的盖洪让你来!”
就在他失望之际,刘克之的声音响起,听清內容之后,他的眼神瞬间就亮了起来。
“那就一言为定!”
第二天一早,此时的百里城內,一群巢军正嘻嘻哈哈的追逐著城中的妇人。
百里城虽然是军城,但在其中生活的平民並不少,不然士卒们的日常生活如何过?
虽然也有家属隨军征战,但那並不是多数,只有家中人少又无地的才会这么干,大部分的士卒都是孤身投军。
而这些士卒也是最不好管理的,思乡,思家,他们不会忠心的追隨一个人,而是基本固定在一个地方。
诸葛爽在调任夏绥节度使后,那些不愿意与他一同赴任的士卒就有上千人,皆返回了汝州,在新任防御使的麾下继续当兵。
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节度使们也不会强制挽留,毕竟庞勛之乱就是因此而起,前车之鑑犹在眼前,自然不会去这么做。
带著几个亲兵在城中巡视的李唐宾见了这个情况,也只是笑著骂了两句,他並不会觉得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
毕竟他们一路上都是这么过来的,只有士卒们满意了,方能指挥的动,发挥得出战力,若是阻止他们,那战死沙场的將领就会又多一个。
辰时三刻,数骑从东门策马进城,一身轻甲,这是典型的斥候装束,他们一路奔驰,並不减速,即便是撞倒了人,也直接踏了过去。
而见到他们这个样子,眾人也知道是有紧急军情,只能自认倒霉,至於重伤还是死亡,纯看运气。
几个斥候一路奔驰,先是去了衙门,见李唐宾不在,又问了守门的士卒之后,向著指点的方向策马而去。
百里城並不大,所以几人很快就找到了李唐宾,在他身前勒马之后,连忙喘著粗气说道:
“將军,城东忽然出现大批偽唐骑兵,距离百里城不过三十里!”
“有多少人?!”
李唐宾闻言大吃一惊,连忙追问。
“没看清,应该和我们差不多!”
“相差不多,那就是两千人左右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