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舰炮上岸与T34草图(2/2)
没办法,拉西亚帝国太散装了,整个国家的资源被七个选帝侯瓜分。
在没有明确外敌的情况下,除了皇帝,没有选帝侯会大把大把的金钱进行武器方面的研究。好几个选帝侯的思维模式就停留在【造不如买】的状态下。
这是十分恐怖的。
和平时期没大问题。
进入战时,有能力大批量生产军火的国家,收了钱就要给货?
笑死!
邻居囤粮我囤枪,邻居就是我粮仓。
整个帝国还能维持相对统一的武器制式,很大程度是因为前任皇帝留下来的研发惯性。
内战后国家经济不好,各个选帝侯都选择勒紧裤腰带。这就造成了隶属皇帝的皇家武器研究院有什么新武器捣鼓出来,各个选帝侯觉得不错,就下订单,然后皇家研究院靠着订单维持半死不活的状态,挤牙膏似的投入资金研发新项目。
经常搞研发的人就知道。每一个科研所都需要一批脑洞大开的天才人物。
问题负责掌控研发的人很难分清这到底是天才的脑洞还是鬼才的脑洞。
研发过程中,错误和浪费是必不可少的。
皇帝当然希望用最少的金钱开发出最先进、还要单价便宜的武器。
实践过程中这非常难做到。
后人站在历史线以外当然可以‘客观’地指指点点。
然而对于当时的当事人来说,这有如在水缸那么大的一桶浆糊里捞出一滴纯水,这是非常难以判断和做到的。
米哈伊尔*科什金就是这么一个倒霉蛋,他因为把一款代号为a-32的通用坦克设计交给皇帝,莫名其妙地被炒了。
皇帝的原话是:“什么?a-32坦克可以作为通用坦克,集成bt系列坦克的高速、t-28的火力和t-26的小巧于一身?我觉得bt-7sv就很好,已经可以横扫欧罗巴大陆了,不需要再搞什么新型坦克。”
被炒了之后,倒霉的科什金才知道,皇帝因为国库的空虚以及伯利亚的暴富而愤怒。他只不过刚好当了皇帝的出气筒。
张山很简单地以每月1000卢布的薪水就搞定了米哈伊尔*科什金整个研发团队五十多号人。
再分了几块田,科什金团队拖家带口,坐着伯利亚大铁路的火车,屁颠屁颠地赶过来了。
此时此刻,科什金和几位助手,忐忑不安地看着上座位高权重的王子殿下,以及旁边那位被誉为帝国【闪电神使】的高斯基。
张山看着科什金提交坦克图纸上的短管大胖子,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扬。
他是真的想笑。
“如果我是皇帝,我也会否决你这个方案。因为设计得太保守了。”
“啊!”
张山瞥了瞥旁边,高斯基顿时会意,他清了清嗓子:“经过实战证明,现阶段我军的45mm坦克炮足以击毁亚马托人一切坦克和装甲车。考虑到未来欧罗巴战场上可能爆发的更高级坦克的甲弹对抗。我无法接受76毫米以下的坦克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