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痛苦的鬼子(2/2)
把赛里斯第一师从本熊县撤出,丢到治安已经稳定的北鸠州市郊休整,这是最理想的做法。
通过十天的运输,如今张山已把赛里斯第一、第二、第三师给弄到北鸠州市。
在鸠州岛的,还有奥尔洛夫第一、第二师,伍斯坦第一骑兵师,外加三个句丽填线师。
对骂岛如今是第九师、一个赛里斯国土防卫旅和一个句丽师在镇守。面积134平方公里的义气岛则是赛里斯第十师,外加一个句丽师在守。
这只是陆军,海峡上每个制高点都有张山直辖的炮团,以及至少一个大队的战机。配合新锐设备【雷达】,可以说整个对骂海峡被张山经营得像铁桶一样。
这迫使鬼子不得不做出最坏打算,开始将步兵师堆砌在最靠近鸠州岛的两个地方:一是本岛最南端的杉口县,二是四果岛的爱女县。
四果岛暂时被张山无视了。
不是因为远,它跟鸠州东北的大粉县海上距离是三十多公里,关键是四果岛也是一个独立的大岛,拿下它,将来要进攻鬼子核心区所在的鲸嘟和东鲸等地方,还要搞一次登陆。
这无疑是对复仇军本来就不算特别充裕的运输船队提出更高要求。
对大局暂时没多大用处。
直接攻打杉口县就简单了。
杉口县不是什么好地方,同样是山地和丘陵居多,关键是它够近啊!
杉口县跟北鸠州市隔海相望,当中的开门海峡最窄处就600多米,最深不过20米。
张山有一个主意……
就在张山把自己神奇的点子付诸行动时,德川天皇陷入了痛苦当中。
丢失鸠州岛,对亚马托来说太痛太痛了。
别看亚马托整天号称一亿玉碎,实际人口总数就七千多不到八千万,鸠州岛在亚马托总人口里的占比已经超过十分之一了。
鬼子高层可以不把自家国民当人看,也必须看在资源的份上啊。
整个鸠州岛拥有八个规模以上的大厂,其中四个海军船坞,一个兵工厂,三个民用工厂。
听起来好像不多,首先搞清楚什么叫【规模以上】,这个词的意思就是能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产品的工厂。投入同样的人力资源,规模以上工厂的产能是那种民间小作坊的二十倍以上。
不光产能差距巨大,质量上的差距也很大。
打个比方,同样生产‘汤普森打字机’的弹鼓,在巴罗夫斯克那三个正式工厂里生产的弹鼓可以在所有汤普森冲锋枪上面使用,而小作坊生产出来的弹鼓不是不能用,这玩意居然是一一对应的,换一支枪把弹鼓插上去就有大概率卡壳。
导致现在使用最新一批汤普森冲锋枪的士官都学乖了——他们会使用‘原厂’的弹鼓,并给它标上记号,然后打仗时再带上三个最新开发出来、可装30子弹的弹匣。
说到底就是工艺不过关,而负责出厂检查的师傅无奈让下面的人返工,硬是用矬子等工具打造出一支可以勉强使用的冲锋枪。
说回来,在关北军跟伯利亚开战之前,鬼子把所有规模以上兵工厂、民用工厂和船坞加起来,一共拥有86个厂。如今被张山抢了17个,你就说鬼子痛不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