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 第224章 谋划东北,编成东北先遣队!

第224章 谋划东北,编成东北先遣队!(1/2)

目录
好书推荐: 抗战:无敌编制系统 无限进化:游戏高手?我们有救了 朕都亡国了,千古一帝系统才来? 重生78被换亲,高冷知青日日拉窗帘 我唱首红歌,你们怎么还红温了? 武技自动修炼,我速通高武 996的福报从每天100万开始 遗孤归来:斩尽一切敌 七月半,鬼娶亲 黄金家族,我带蒙古铁骑横扫亚欧

第224章 谋划东北,编成东北先遣队!

六月底的独立支队根据地,山间的风已经褪去了初夏的燥热,多了几分清爽。

陈铭站在窗前,手里捏着一份总部发来的电报。

距离他前往后方学习的日子只剩三天,离开前的各项事宜,必须尽快安排妥当。

独立支队的指挥权交接是首要任务。

早在一个月前,陈铭就和总部沟通过,待他离开后,由支队参谋长王大飞暂代指挥权。

这个提议不仅符合部队“由原职干部暂代指挥”的惯例,也得到了总部的正式批准。

陈铭心里清楚,独立支队是他一手带起来的,部队的作战风格、人员构成、战略规划都有鲜明的“独立支队特色”。

若是空降一名干部来指挥,不仅难以服众,还可能打乱现有的部署,造成指挥混乱。

眼下支队正处于战略布局的关键阶段,稳定永远是第一位的。

他将电报放在桌案上,朝着门外喊道:“大飞,你进来一下。”

很快,身着灰布军装、肩挎武装带的王大飞快步走了进来。

陈铭示意他坐下,散了一支烟给他,开门见山地说:

“大飞,我走之后,支队的指挥权就交给你了。

现在驻蒙军已经成了残废,对咱们构不成太大威胁,你接着执行咱们之前制定的计划,按部就班推进就行。”

王大飞挺直腰板,沉声应道:

“是!请您放心,我一定守好家,绝不辜负您的信任!”

陈铭点点头,手指在地图上的“驻蒙军防区”轻轻划过,详细解释道:

“现在的驻蒙军主力,要么被调去太平洋战场,要么在之前的战斗中被咱们消灭,剩下的都是些老弱残兵。

鬼子没办法,只能给第 26师团补充了一批新兵。

又新增了一个特设师团第 116师团来加强防御,还拉上伪蒙的几个骑兵师凑数。

可你看看这些部队的成色:新兵没经过系统训练,伪蒙骑兵更是乌合之众,兵员素质差得远。

武器装备也稀烂,步枪大多是老旧的‘三八大盖’,重武器更是少得可怜。

鬼子资源短缺的致命弱点,现在算是彻底暴露了。”

他顿了顿,语气里多了几分笃定:

“就靠这些力量,驻蒙军根本没法防御咱们的进攻。

“你看,他们已经被迫放弃了大片地区,把兵力集中在归绥、大同、武城这三座重镇,还有连通三城的平绥铁路沿线,搞所谓的‘机动防御’。

但实际上,三座重镇以外的地区,早就成了咱们的地盘。”

王大飞凑近地图,认真听着,时不时点头。

这些情况他虽然清楚,但经陈铭这么一梳理,思路更清晰了。

“基于这个形势,咱们制定了后续的战略部署已经可以开始了。”

陈铭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看向了地图边的绝密战略部署。

内容如下:

骑兵支队调去塞外作战,主要任务是寻找伪蒙骑兵的主力,务必把这股势力彻底消灭。

伪蒙政权是鬼子的‘傀儡’,打掉他们的骑兵,既能削弱鬼子的帮凶,也能震慑其他伪军,为后续在塞外发展扫清障碍。

丁伟的独立第一大队,向武城以东的燕山一线渗透。

燕山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西连晋北,东接华北平原,北通塞外。

一旦丁伟能在山区站稳脚跟,咱们就能直接影响华北和东北的局势,战略意义巨大。

何建新的第一大队,向察哈尔、热河一带压进。

不用急着攻城略地,主要是制造战机,牵制鬼子的兵力。

同时侦查当地的敌情和民情,为后续发展做准备。

孔捷的第二大队不动,继续留在晋北‘守家’。

晋北是独立支队的老根据地,是后方的根基,必须保证万无一失。

粮食、弹药、兵源都从这里来,只要晋北稳定,其他部队就能放心出击。

剩下的三个大队,各自负责现有防区的防御和游击作战,配合主力行动,不能给鬼子任何喘息的机会。

至于特种支队,还在整合训练,各兵种的协同还没磨合好,暂时不安排具体任务。

等陈铭学习回来后再做部署安排。

“你多关注一下他们的训练进度,有问题及时跟我联系。”陈铭开口说道。

“是。”

“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向兴安岭地区渗透,打一打基础。”

陈铭的表情严肃起来。

“我计划派小股部队进入兴安岭,尝试和当地的抗联建立联系。”

”要是能在山区发展根据地,咱们就能开辟进入东北的路线。”

他深知这件事的难度,解释道:

“伪满地区的老百姓,长期被鬼子和伪满政权控制,信息封锁得严严实实。”

“大多数人连‘八路军’‘共产党’的名字都没听过,抗日力量又薄弱,咱们的根据地发展土壤几乎为零。”

说到这里,陈铭的声音里多了几分感慨:“咱们在晋省能站稳脚跟,靠的就是老百姓的支持。”

“每逢大战,老百姓挑着扁担、推着独轮车给咱们送粮食、运弹药,甚至冒着枪林弹雨救伤员,这才是咱们的根基。”

“没有根基,再强的部队也扛不住风雨。”

“所以,想要谋划东北,必须先开辟革命土壤,让老百姓知道咱们是谁,知道咱们是为他们打仗的。”

而开辟土壤的关键,在陈铭看来,就是消灭兴安岭地区的土匪。

“那些地方的土匪,长期欺压百姓,抢粮食、抓壮丁,老百姓早就恨之入骨了。”

“咱们先把这些土匪打掉,既能为民除害,又能让老百姓亲眼看到咱们的行动。”

“让他们知道,八路军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的,是能给他们做主的军队。”

“这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第一步。”

原先我军初入东北时,没有获得老百姓的支持,没有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

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还能够胜利吗?

这也是我军初入东北后失利的一大原因,缺乏老百姓的支持,缺乏发展的土壤。

后期我军战略部署转向农村,开辟稳固的根据地,获取老百姓们的支持后。

情况才好转过来,等到出东北南下时,已经有百万大军了。

陈铭笑了笑,补充道:

“而且打土匪是咱们独立支队最擅长的业务。”

“不管是主力部队还是地方武装,哪支没跟土匪交过手?”

“用咱们最擅长的事,迈出最关键的一步,再合适不过。”

计划定了,选哪支部队执行却成了难题。

陈铭分析道:“进入兴安岭的部队,一开始没有老百姓支持,肯定处于无后勤状态,规模不能太大,最多一个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