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鬼子关东军来袭(1/2)
第229章 鬼子关东军来袭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赤峰地区的崇山峻岭间,总能看到先遣队战士们穿梭的身影。
他们背着步枪、腰挎手榴弹,踩着山间的碎石路,顶着塞外的风沙,一场接一场地清剿盘踞在这片土地上的土匪。
从只有十几人的小股流寇,到占据山神庙、劫掠商道的中型匪帮,只要被先遣队盯上,没有一股能逃脱覆灭的命运。
那些往日里欺压百姓、抢夺粮食的土匪,要么在突袭中被当场击溃,要么在山林里被追得走投无路,最终乖乖缴械投降。
其中有一股土匪格外棘手。
盘踞在红山嘴的“忠义寨”,不仅有七八百号人,还靠着打家劫舍购买武器,攒下了不少“家当”。
四百多支步枪、十余挺轻机枪,甚至还有四门迫击炮。
这装备,比以前李云龙的独立团都要好不少。
匪首“黑煞神”更是蛮横,曾放言“赤峰地界上,除了日本人,没人能管得了我”。
可碰上先遣队,他狂不起来了。
刘腾杰带着神枪手大队和炮兵小队,不停的远距离狙杀着土匪。
土匪只能被迫挨打,还手都还不了,被先遣队恶心坏了。
土匪大当家知道,再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山寨内的几百土匪早晚被先遣队消灭殆尽。
土匪受不了了,选择拼一把离开了山寨主动出击。
却迎头撞上了刘腾杰早就准备好的陷阱。
战士们端着冲锋枪冲在最前面,子弹像雨点般扫向匪群。
土匪们哪见过这般勇猛的部队,没撑小时就乱了阵脚。
“黑煞神”想带着心腹从后山逃跑,刚翻过山梁就被神枪手排的战士一枪撂倒。
这场仗下来,先遣队不仅缴获了忠义寨所有的武器,还搜出了近两百吨囤积的粮食和四百多匹布。
这些物资没留一丝一毫,全部分给了周边受土匪欺压的老百姓。
看着战士们把粮食扛到自家门口,老乡们激动得直抹眼泪。
有的还拿出家里仅存的物资往战士手里塞,却都被战士们笑着推了回去:
“老乡,这是我们该做的,您留着自己吃。”
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很快传遍了赤峰各地。
土匪们一听说有这么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在剿匪,顿时慌了神。
有几股平日里互相抢地盘的土匪,竟破天荒地凑到了一起,想“抱团取暖”。
他们的数个山寨聚在一起,硬生生凑出了两千多人的队伍,还选了个“总头领”,扬言要“跟先遣队拼个你死我活”。
可这群土匪本就是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各怀鬼胎。
有的想让别人先上,自己坐收渔利;
有的怕打完仗后自家兄弟折损太多,被其他土匪吞并;
还有的心里早就打了退堂鼓,只是被硬拉来充数。
刘腾杰早就摸清了他们的底细,没跟他们硬碰硬,而是先派侦察兵摸清了几股土匪的驻扎地,再用“围三缺一”的计谋:
先猛攻最东边的一股土匪,故意留个缺口让他们逃跑;
逃跑的土匪慌不择路,撞进了西边另一股土匪的营地,用溃散的土匪去打乱另一波土匪的阵型。
刘腾杰趁机带着部队穿插进去,没费多少力气就把这两千多人的土匪队伍逐个击破。
经此一役,先遣队在赤峰彻底打响了名声。
周边的土匪要么收拾细软,往热河与察哈尔交界的荒山里逃;
要么抱着侥幸心理,躲在山寨里负隅顽抗,可没过几天就被先遣队找上门来,连人带寨一起端了;
还有些没骨气的,竟主动投靠了鬼子,想借着鬼子的势力苟活。
可他们没想到,先遣队连鬼子的账都不买,没多久就把这些“汉奸土匪”连窝端了。
等清理完最后一股土匪,赤峰的农村地区彻底变了样:
往日里土匪劫掠时的哭喊声没了,老乡们敢放心下地种田了,连夜晚的村庄都多了几分安宁。
那些之前帮着鬼子催粮、抓壮丁的汉奸,也被先遣队一个个揪了出来。
有的被押到老乡们面前公审,有的则在试图逃跑时被当场抓获。
清理汉奸的同时,先遣队还帮老乡们修被土匪烧毁的房屋,教大家识别日军的宣传单,一来二去,跟老百姓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老乡们心里都有一杆秤:
谁是真心为他们好,谁是拿他们当韭菜割,看得明明白白。
先遣队不仅冒着生命危险剿匪,还把缴获的粮食、衣物分给他们;
路过村子扎营时,哪怕遇上瓢泼大雨,战士们也宁愿在村口的屋檐下挤着,绝不随便进老乡家打扰;
老百姓们自发组织送慰问品,不管是一篮鸡蛋、一袋小米,还是几双布鞋,战士们都婉言谢绝,始终守着“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这样的军队,是老百姓们从未见过的“清流”。
以前不管是国民党的兵,还是鬼子和伪军,路过村子时不是抢粮就是抓壮丁,只有先遣队,把他们当亲人看待。
有了老百姓的支持,先遣队才算真正在赤峰站稳了脚跟:
老乡们主动给战士们当向导,帮着打探日军的消息;
有的青年还跑到部队驻地,要求加入先遣队,想跟着战士们一起打鬼子、保家乡。
可这边先遣队的声势越来越大,那边赤峰地区的日军也终于坐不住了。
负责伪满热河省警备和治安战的,是日军关东军第九独立守备队。
这个守备队别看名字里带“守备”,却是实打实的旅级单位。
下辖六个步兵大队和一个作业队,总人数足有六千多人。
装备也比华北的日军治安部队好得多,不仅有轻重机枪、迫击炮,还有专门的骑兵小队。
第九独立守备队的司令官是一个名叫佐藤的少将。
得知自己的防区里竟然出现了一股“八路”,还把土匪、汉奸收拾得干干净净时,第一反应不是警惕,而是不屑。
他坐在承德的司令部里,对着手下的参谋冷笑:
“土八路在关内闹腾也就罢了,竟然敢跑到我们关东军的地盘上撒野?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他顿了顿,又拍着桌子说:
“必须让这些土八路尝尝我们关东军的厉害,让他们知道,热河这块地,不是他们想来就能来的!”
没过多久,佐藤就下了命令:
派一个步兵大队(约八百人),配合两千多名伪满伪军,朝着侦察到的先遣队驻地。
赤峰西南方向的马家峪一带扫荡。
在佐藤看来,先遣队不过是一支六百多人的“小部队”。
一个日军大队加两千多伪军,兵力是对方的五倍多,足够把这股“土八路”彻底消灭。
这就是关东军的狂傲,哪怕只是地方守备部队,也没把敌后的抗日武装放在眼里,连先遣队的战斗力都没摸清,就敢贸然派兵扫荡。
更荒唐的是,为了“防止先遣队逃跑”,佐藤还让这三路兵马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出发:
一路从承德往北,一路从赤峰往南,一路从平泉往西,想形成合围之势,把先遣队一网打尽。
可佐藤的如意算盘,早就被刘腾杰料到了。
先遣队在赤峰搞这么大的动静,刘腾杰心里清楚,迟早会引来日军的反扑。
日军出动扫荡,本就在他的预料之内。
当侦察兵把“日军派一个大队加两千多伪军,分三路来扫荡”的消息报上来时。
刘腾杰正和政委在煤油灯下摆着地图,听到这话,他忍不住笑了:
“这鬼子关东军还真是狂啊,真当我们还是以前没枪没炮的土八路?”
“要是在晋北被我们消灭的那些鬼子知道了不知道会怎么想。”
“那就送这些小鬼子下去找那些鬼子问问呗。”先遣队的政委笑着说道。
两人对视一眼,很快统一了意见:
打!
不仅要打,还要打得漂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