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大饺子!(2/2)
把集宁,归绥的四千多名鬼子守军,加包头的一个鬼子装甲联队和两个步兵大队围歼于绥远,察哈尔两省之间。
同时彻底切断鬼子战车师团逃窜的道路,把鬼子的战车第三师团困死在包头。
如此,便可以一扫北方,消灭鬼子战车第三师团这个劲敌,将驻蒙军半截入土的身体再往下踩几脚。
届时,绥远,察哈尔,外蒙以及晋北,将彻底成为独立支队的后园。
同时向北接洽到苏军,拿到援助再度增强实力。
陈铭便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兴安,热河地区,谋划东北。
都说鬼子关东军很强,陈铭就不信那个邪!
他要打的就是精锐!
王大飞复述了一遍陈铭的命令,确认了没有问题,开始将命令下达到各部队。
陈铭则在指挥部内,在地图上给归绥,集宁两座城,以及大黑河一线画了个叉。
又在晋北,察哈尔,绥远,外蒙部分地区画了一个巨大的圆。
“便以鬼子的狗命,以及这些地盘,作为新婚的贺礼吧。”
陈铭心里开口道。
在大婚之日秘密前往前线,发动秋季攻势。
对于陈铭和程清容来说,都是巨大的牺牲。
人生大喜之事又有几件呢?
现在不是后世,一场婚姻很大概率就是一辈子唯一一次。
对个人而言,陈铭对不起自己的妻子程清容。
但对于民族和国家而言,这是必要的牺牲!
没有国哪有家?
归绥。
何建新收到命令后,立刻调整了部署,下达了命令。
榴弹炮连去掉了伪装,进入阵地调整,进行准备。
炮弹一发一发的运上去,随时等待命令,利用这四门150毫米的战场大杀器,轰击归绥的鬼子。
火箭炮营同样如此,开始将分散的火箭炮组装起来,形成十二管式的齐射模式。
火箭炮营里有三个连,其中两个连装备的是107火箭炮,一个连装备的是88毫米的。
归绥这里的火箭炮营,就是这两个107毫米口径的火箭炮,利用杀伤面消灭归绥的日伪军。
而配给第二大队和特支作战的火箭炮连,88毫米口径更适合对装甲作战。
何建新部的步兵们也在时刻准备着,只待指挥部的一声令下就发起总攻。
先前为了隐藏实力,在拿下了归绥外围阵地后,陈铭就下令放缓进攻。
于是归绥城外,何建新部负责伪装进攻的部队就和归绥守军拉扯了起来。
双方就像玩“推推乐”一样,战线多次易手。
何建新为了迷惑鬼子,还组织进攻的部队演起了戏。
有些战士跑着跑着就突然“中弹”倒地,然后被鬼子“打退”。
后面又有战士将这些“牺牲受伤倒地”的战士运走。
如此重复,给鬼子一种进攻部队伤亡惨重的假象。
因此在归绥的守军眼里,他们虽然一开始陷入了颓势,外围防御链被这些“地方武装”拔掉了很多。
但反应过来后,成功顶住了支那部队的进攻,并对对方造成了巨大伤亡。
仅归绥一地,向鬼子驻蒙军司令部上报歼敌的数字就超过了两千。
但敌人实在太多,就像蚂蚁一样,要是再继续打下去,还真有可能被支那部队打进城里。
这样可以给鬼子一种进攻部队一开始是靠着飞雷炮和突袭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但进攻的部队战斗力不强的错觉。
进一步加强进攻部队是“地方武装”在鬼子那里的认知。
即给鬼子防守压力,又不至于把鬼子吓到,派出更多的兵力支援。
包打集宁的丁伟部同样如此,开始着手准备。
虽然独立支队的重火力榴弹炮连,火箭炮营都调到了其他地方,丁伟手中基本没有口径很大的武器。
但单是打集宁来说已经足够了。
集宁上次被独立支队突袭后,防御工事被大量摧毁,即便经过后续重新修建,防御力也没之前强了。
一个山炮营,加上独立支队直属的两个炮兵营,以及丁伟自己的一个炮兵营。
整整四个炮兵营的火力,加上敌我兵力比超过了五比一,拿下集宁不成问题,区别只是时间快慢而已。
现在丁伟和何建新,都在等陈铭下达总攻的命令。
只要命令一到,他们有信心在几个小时内拿下任务目标。
前线指挥部内,陈铭同样在等。
他在等孔捷的消息。
孔捷部负责阻击消灭鬼子包头方向支援的装甲联队。
想要消灭这支联队,必须等对方度过大黑河之后。
到时候只要炸毁了桥梁,鬼子的坦克总不能涉水渡河吧?
又不是两栖坦克,进入水立马就会趴窝。
只要等鬼子渡了河,鬼子这支装甲联队就跑不掉了。
后退的路被切断,往东是一头撞进孔捷的口袋中。
即便突破了口袋阵,也会进入另外一个大口袋,被孔捷,许得胜,拿下了归绥的何建新三支部队围歼。
往北要穿过一片山区,鬼子的装甲联队敢往北,先不提封锁北方的骑兵支队。
单是山区复杂的地形就能耗死失去了后勤的鬼子装甲联队。
装甲部队不比骑兵联队吃点饭和草料就能一直跑,百公里只需消耗点馒头和草料。
装甲部队一旦没了油料,就算装甲再厚,火力再强也会失去作用。
要是往南,就会进入晋绥根据地,被追击的特种支队和孔捷,歼灭在黄河北岸。
可以说,只要鬼子的装甲联队渡过了大黑河,想跑都跑不掉。
现在的关键在于,在鬼子装甲联队渡过大黑河之前,不能让鬼子察觉陈铭的瞒天过海之计。
不过至少目前看来,鬼子还没发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