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四个师团准备出动!岗村要报仇(2/2)
鬼子关东军从汉奸那里得知了这支部队的番号,就叫东北先遣队。
其目的是什么自然不难看出。
于是,鬼子关东军察觉到了独立支队的威胁。
要是再不做出应对手段,等这支支那部队站稳了脚跟,到时候就威胁性会大大提升。
鬼子关东军一直以苏联作为假想敌,这几十万部队也是为了防御苏联。
鬼子在东北的东部,北部,西部都部署了重兵和要塞群。
但在察哈尔,热河这个侧翼的防御却不强。
原先有驻蒙军控制蒙疆地区作为预警,鬼子关东军并不担心苏联从这个地方。
加上要是苏军从这个方向进攻,后勤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漫长的补给线将会拖垮苏军。
可一旦驻蒙军覆灭,独立支队在察哈尔站稳脚跟并向热河渗透,那么苏军从这个方向进攻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升。
独立支队可以在这里建立稳固的后勤补给基地,保证苏军的后勤。
如此苏军的后勤补给线问题就能解决。
加上这个方向的防御弱,控制力更差,苏军发起突袭的话,能更快从侧翼攻入东北。
配合上从正面进攻的部队两面夹击,鬼子关东军将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个可能性在鬼子关东军将领心里如今已经提升了很多。
当初德国进攻法国,绕过马奇诺防线就是现场的例子。
鬼子关东军在东北修建的东宁要塞群和虎头要塞规模巨大,被鬼子称为“东方马奇诺防线”。
鬼子可不想再重蹈一次法国的覆辙。
要是苏军真能从察哈尔地区获取补给,还真有可能再绕一次“东方马奇诺防线”。
因此,基于两种原因,主要是后一种原因,鬼子关东军才同意抽调两个师团支援。
“四个师团的主力,超过五万主力,等着吧,明年我会报仇的!”
岗村看着西方独立支队所在的方向坚定的说道。
独立支队指挥部。
陈铭此时并不知道鬼子已经策划出动四个师团的主力,准备在明年开春进攻自己。
他还在指挥部内处理根据地各项事务。
“先遣队目前发展的不错,刘腾杰那小子没辜负老子的期望。”
“等将来进了东北,应当记他一个首功。不过目前先遣队过冬的冬衣还差一些,批一批冬衣送往赤峰地区。”
陈铭批了一个条子,派人送往后勤部,让后勤处从被服厂调一批冬衣出来送往后勤部。
“又涌现六个技术骨干?嗯.给他们配几个学徒,将技术传播起来。”
陈铭看着兵工厂的汇报思考道。
“还有一批生产出来的60,毫米,82毫米迫击炮,一并送往总部,让总部进行分配吧。”
队伍迫击炮这种步兵支援武器,如今独立支队已经不缺了,支援到其他部队能继续发挥价值。
“下周又一批学员要毕业了吗?真快啊,又要参加毕业礼了,一批又一批,咱们的学校培养出多少人才了啊。”
陈铭心里感叹道。
除了年份以外,四分区学校每一批毕业的学员,是让他感到时间流逝的基准之一。
三个月的一批,一年就能培养出四批。
靠着陈铭的一众徽章组,如五级学习徽章(增加100%学习速度)的加成,哪怕只是学习三个月,效果依旧非常显著。
加上独立支队有大量的实战检验机会,这些人才的质量都是个顶个的好。
如今这所学校已经包含了指挥系,炮兵系,工兵系,装甲系,机械系,通讯系,医疗系,制造系,冶矿系等等系别,
当然核心培养方向还是炮兵系,工兵系,医疗系,指挥系装甲系等关乎作战的方向。
毕业后直接进入对应的部队担任技术骨干。
指挥系则是原有的基础干部深造,毕业后重新回到基层担任副职考察,通过考核后提正。
其他的系都是辅助性质的学科,毕业后优秀的分配到后方深造或者调入对应的部队担任骨干。
普通的则分入基层提升基本技能,扎实基础。
看着又一届学员要毕业了,陈铭心里百感交集。
作为校长,自己应该抽出时间去参加他们的毕业礼,送他们踏上新的战场。
“这批学员,看来要向总部打个申请,我准备留下大部分了。”陈铭心里想到。
以往都是陈铭向外输送人才,但现在独立支队正是用人之际,暂时就不输送多少了。
等下一批,下一批在输送给其他部队。
“大彪,这几天要是有人来找我,你就说我有事情不在,别让他们找到我。”
陈铭朝着门口的王大彪开口说道。
“是。”
王大彪应了一声,见怪不怪。
每一批学员毕业的时候,就会有很多其他部队的干部来捞人,陈铭每次都要接待。
但这一次他准备吃大头,就不能让来找自己攀交情打感情牌的人找到自己。
这里陈铭要点名旅长,每次学员毕业了,旅长都会来。
都成常驻嘉宾了,要是哪次没来,陈铭估计还会奇怪,旅长路上会不会遇到了什么事情耽误了。
这一次,陈铭已经打算好了,将报告直接打到总部去,然后一直闭门谢客,不让人找到自己。
等尘埃落定后,到时候再想找自己就晚了。
在陈铭没有松口并且将报告打到总部的情况下,总部基本不会驳斥陈铭的报告。
毕竟学习在四分区,无论是师资力量,教学器材,学员来源,大多都是四分区出。
学员分配上,四分区理应占据一定的话语权。
总部这关陈铭不担心,他就担心那些关系好的领导来找自己。
到时候是给还是不给呢?
给了自己不够用,不给的话又不好开口。
与其让自己为难,还不如直接闭门不见,落个清净。
考虑好学员的事情后,陈铭接着处理根据地的各项事务。
需要他批示的,陈铭都仔细进行了审察批示。
至于那些不那么重要的,则由其他同志处理。
解决完所有事情后,赤峰地区的刘腾杰却突然传回来了一个消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