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钱与砂(2/2)
“规格开采肯定不行,但是可以用挖机钻头给你们打成小直径。”
“我让车给你拉到现场,你说个价,肯定比厂子里便宜。”
“…一车加五块吧,就够个装运费。”
“好。”
陈学兵挂了电话,罗江辉站在旁边脸都黑了,以为陈学兵在卖河道砂。
“陈总,下游河道现在不能动,清淤这一块你们已经占了便宜,2.5公里,比三标还要长,这一段等你们把其他工段干完,最后再做,你们要是乱来,我们要通知水利局的。”
桃溪是重庆三峡库区的一级支流,河道淤砂含量不低。
河砂颗粒圆滑,比较洁净,没有盐分侵蚀,是建筑行业的重要材料,资源一直很抢手,挖出来冲洗分离以后放在河道边上堆着,砂堆上挂个“河砂出售”的牌牌,自有人会来联系,根本不愁卖。
尤其是城外,工程车可以随意进出的地方,特别好卖。
整个项目也就二标和三标有清淤,当初的设计,二标城外有四公里清淤,三标城外只有两公里,现在图纸几经修改以后,二标的清淤砍了大半,仅剩1.5公里,三标的反而变长了,变成了2.5公里。
按照设计上的清淤量,不超挖的情况下,一公里的河道清淤,平均能挖出10来万方河砂。
河砂是按吨卖的,市面价格十二三块,一立方砂,大概1.4——1.6吨,取个平均价,一方18块五。
刨开分离成本,至少也有15块的赚头。
2.5公里,可就是400万上下。
这还是不超挖的情况,超挖的话,就看心有多黑了。
河里还有鹅卵石,也可以卖,少说也是几十万的利润。
这便是陈学兵当初劝舅舅二标改三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个清淤,项目部自然是眼红的,罗江辉是打算让陈学兵把主体工程干完了以后再找他们商量,项目部也分一段来做,这样整个项目的归母利润也能提上去,他的业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陈学兵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哪能猜不到罗江辉的心态?
根据02年修改的《水法》,河砂属于矿产资源,私自卖河砂是违法的,不过修法时间尚短,各地大都没纳入正轨监管,像重庆也只是出了地方管理条例,只要不是违法采砂,正轨工程开挖的河砂,卖了以后,按照设计算量,按11块一吨上交财政就行。
算归算,至于具体上交的量,可以编造的理由就多了。
有关系的,明明超挖了,卖了一百万吨,上交个50万吨,甚至30万吨,出个情况说明,说河道砂比例不高,或质量不高,卖出价格比较低,也没人来查。
不过要是有人盯着上纲上线,肯定是个大麻烦。
罗江辉说要通知水利,明显就是在威胁他。
陈学兵要摆平这件事,要么给罗江辉塞一个不小的红包,给他私利,要么就得妥协,分一部分给项目部去盈利,给他充业绩。
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贿赂罗江辉。
陈学兵却微微一笑:“罗总,我可没去下游挖砂,你不是着急进度嘛?罗安把路都修好了,现在我们打算安排人去厂区开挖平场。”
这个三标全身都是宝,金贵之处还不止河砂,城区内有一个规格很大的厂区,靠着山体,开挖量极大,而且地勘勘测有问题,石头的比例很高。
石方开挖,就要额外计量。
另外,九龙坡港口正在扩容,需要大量的土石方回填,正好离工地不远,也就两公里多。
石头卖价较高,运距低的情况下,他开挖成本不仅被摊平了,还有不少的赚头。
刚才他打电话,就是在找那边一个施工公司谈卖土石方的事。
这一块,又是两三百万的利润。
两边加起来,抛开上交财政的河砂钱,少说也能运作出六百万利润,工程如果管理得好,2000万的项目本身能有20个多点的利润,四五百万。
总利润一千来万,利润率50%以上。
当初陈学兵说这项目25个点他也能做,一点都不虚。
只是罗安看不到这些信息差,管理水平也弱,在他看来,这项目顶多也就五六百万的赚头,还要被于春尹提走三百万(项目总金额15%),相比其他项目的利润根本就不高,项目经理给的压力还大,所以陈学兵额外给了20万清他出场,俩父子屁都没放一个就走了。
眼前的罗江辉同样没想到这个三标厂区竟然还能挣大钱,一心盯着清淤工程,听说陈学兵没有去城外的下游河道,松了口气。
但陈学兵接下来的话,又让他这口气提了上来。
“河道那边,过两天我也会安排人去的,同步开工嘛,抢时间,卖砂的事罗总就别操心了,我已经联系了水利的领导,我们挖的砂会堆在岸边统一出售,水利局会派人过来算量,该多少钱,项目结束以后我会上交财政,领导还准备给我颁锦旗呢。”
陈学兵嘴里蹦出的中国字,罗江辉竟然听不懂。
他不想挣钱了?
“陈总,你什么意思?”
陈学兵呵呵一笑,背着手不言,看向忙碌的河道工地。
私自贩卖河砂,可是比土木工程还黑的赛道,很多有组织的团伙都是干这个起家的,后世好多都被抓去突突了,他陈某人,未来的商界巨子,会干这不明不白的事,与他们列为同类?
卖砂的钱,他在项目结束前上交。
只是项目结束至少是明年年底的事情了,那时候,他已经不缺这几百万。
用一用而已。
而且…这桃溪河道,非常的长啊,68公里,又是三峡上游,河道清淤的任务应该很重才对。
要不,主动帮政府解决点烦恼?
陈学兵心忧家国之时,不远处响起话声。
“张院长!真是您啊!我还学习过您的水电项目案例呢!可算见到真人了!”
和罗江辉同来的设计院领导紧握着张庆忠的手,表达激动。
罗江辉闻言立马朝那边看了看,发现一个精神矍铄的老者,回头看向陈学兵时,眼神复杂。
为了这么个普通的项目,还真把大专家请来了?
他见陈学兵不说话,犹豫了一下,转头朝那边去,参见前辈去了。
陈学兵心里一番盘算,也背着手走向了张庆忠,笑道:
“张院长,这项目对你来说,没啥难度吧?”
张庆忠缓缓点头:“难度不大,就是战线比较长,我和汤总工规划一下,项目进度合理缩短两个月应该没问题。”
“嗯,那你们把细节对接一下,这边就交给汤总和谭工吧,过几天我准备去拜访一下水利局的领导,你陪我去一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