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供给侧改革灵感一现(1/2)
第161章 供给侧改革…灵感一现
9点半,重庆交院。
《旅游经济学》的董教授正在讲台上唾沫横飞。
“2003年,中国管理学院院长张辉为代表,反思与批判旅游经济学观点,认为以旅游产品为核心来研究,难以全面把握旅游经济现象的实质。”
“从而提出以旅游者的空间移动而引起的旅游客源地、目的地、连结体三者运动而表述出的经济现象、关系、规律作为研究对象。”
“同年,塞尔维亚经济学家斯洛博丹·翁科维奇为代表的产业经济学观点诞生,认为旅游经济学是研究旅游业运行发展中各种经济现象与关系的学科,这个学科同时处于宏观和微观经济学范畴。”
董教授拿起笔,在黑板上写下“塞尔维亚”,然后是那一串没有记忆点的名字。
此时,教室外,一人看准时机从后门而入。
陈学兵的计划是“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结果刚找到个座坐下,旁边的孙锐一声“卧槽”,随后压低声线:
“陈老爷,你回来了?”
许多人回头。
沉默,随后是低声讨论。
同寝的桑立伟趁着老师写那串长长名字的功夫公然抬手对着他,给他来了个乌鸦哥的经典纳粹抬手礼,以表欢迎。
一阵轻笑。
陈学兵勉力微笑,赶紧抬手压了压,示意低调。
“讲句题外…咳。”董教授写完字回头,正好撞见俩人眉来眼去,咳了一声。
“这位同学是刚来的?”
陈学兵有点尴尬地站起来,没讲话。
心道妈了个巴子,赶着来上这节课,还不如不来。
这特么可是主修课,要是被董教授记上了,挂了科,还得舔着脸去求院长。
但最害怕的问题还是来了。
“你叫什么名字?”
陈学兵脑子里一下涌现了四个名字。
全是306寝的。
但环视一圈,这四个名字的所有权人好像都在场。
犹豫之间,坐在前面的程丹婷仗义开口:“老师,他跟学校请假了,刚回来。”
董教授皱了皱眉:“大一就请假?”
“他是大老板,出差去了!”有好事者道。
陈学兵心里mmp,看了一眼开口那人,默默拉入了“集团高薪特招”名额的黑名单。
但这下,课堂开始热闹了。
前排的同学跟董教授说陈学兵是班上的团支书,还创业,忙得很。
云云几句,董教授也听懂了,隐约想起好像听谁说过这个学生,心里虽然有点不满,但眼看课堂喧闹,摆了摆手,看向别的地方,又恢复了刚才的讲课节奏。
“讲句题外话哈。”
“塞尔维亚,这个国家,大家熟不熟悉?”
课堂重新安静。
大学一般也不会罚站,陈学兵也不想站着当显眼包,见董教授没看他,又缓缓坐下。
心里暗叹。
大学好不容易当个班委,还打算向高中的坏学生形象告别,这下又他妈成大家眼里的逃课将军了。
安静是暂时的,周围逐渐有人答话:
“熟悉。”
“科索沃战争!”
“巴尔干国家!”
巴尔干半岛毕竟是90年代战争的焦点地带,至今都被称为“欧洲火药桶”,80后和90初的人多少都看过新闻报道。
董教授点点头,结果一扭头发现陈学兵坐下了,又对着他抬了抬手:
“团支书,你知道塞尔维亚吗?”
陈学兵愣了一下才发现董教授在点自己。
也就心慌了一秒。
随后意识到这好像也是个表现的机会。
从那个年代回来,怎么会不知道这位塞铁,那可是人民币在欧洲的样板间。
“知道。”陈学兵站起来,朗朗答道:“南斯拉夫联邦的基础国,欧洲战略要地,90年代初苏联解体,南斯拉夫失去美苏战略缓冲带地位以后,被干豫政治而解体,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南联盟,03年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我们称为塞黑。”
“嗯…”这个回答超乎董教授的意料,“那塞尔维亚的文化,了解过吗?”
这问题多少有点超纲了。
但陈学兵眼见董教授一副要把他问倒的架势,感觉多少都得说两句。
“斯拉夫民族嘛,崇尚东正教,是西方人眼里的侵略者,喜欢战斗,不过…南斯拉夫以前作为缓冲带,从美苏阵营两边拿好处,和俄罗斯的东斯拉夫血统也不太一样。”
“那是政治角度。”董教授终于笑了笑:“不过从民族性格和宗教、地缘三个方面去理解一个国度,方法论是没错的。”
他发现这个团支书不是个笨人,也不再计较,把笔往桌上一丢,继续背着手讲了起来。
“这位塞尔维亚的斯洛博丹.翁科维奇在其著作的《旅游经济学》一书内指出,只有当旅游需要的体现者拥有相当数量的货币和自由时间来满足旅游需要时,才形成出现旅游消费的条件。”
“但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论,提出了人力资本是各种后天获得的、有价值的、并能够借适当的投资而增长的人口质量因素,人力资本是可以通过获取信息及增进对市场变化的适应力、接受教育、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及更合适的生活地方等多种方式而得到累积。”
“人们前往非常居地作短期的逗留,不管是受什么动机驱动在当地从事什么活动,总能够在这种行为当中得到增广见闻,获取信息,他们的行为,均符合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所指的人力资本累积方式的范畴。”
“根据各国研究,人们逐渐把旅游当作了一种自我培养的方式。”
“所以,刚才我们提到的九寨沟案例,不单令低收入人口无法享受到自然风景区消费性的体验,更扼杀了低收入人口本来已经不多的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机会。”
陈学兵才听明白了,这是在讲九寨沟今年把门票涨到200多的事情。
他重生以来经常看报纸新闻,当然知道,从那首《神奇的九寨》99年火了之后,九寨沟旅游也就火了一把,几年涨了三回价,今年还开了个涨价听证会,闹得沸沸扬扬。
不过,“把旅游当作自我培养”这个说法竟然在05年的学课上出现,超出了他的想象。
这确实是以后的大趋势,“旅游是自我投资”这个说法还在抖音上火过一阵,引发了很多年轻人的共鸣。
说明学科研究不止是归纳总结,还是有一定前瞻性的。
“九寨沟是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两个正县级部门管理,而政府部门管理自然旅游资源的目标是社会福利极大化,而非私人企业般的利润极大化,以门票经济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你们认为合不合理?”
语境都到这儿了,傻子都知道老师要的答案,纷纷摇头。
董教授的问题接踵而至。
“那旅游业的收入结构,应该怎么调整?怎么收费?”
“减免票价!”
“搞增值服务!”
“旅游景点应该做成公益项目啊!我们是共产主义国家嘛,这就是基础设施!”
一个一个答案从台下抛出,董教授都笑了。
“那你们不是都失业了?以后除了旅游局,你们也没处可去了嘛,旅游收入,是我国地方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你们还是旅管系的学生,别这么天真。”
一阵笑。
但这帮学生也说不出太多具体的东西。
而陈学兵忽然想到一个词。
“供给侧改革。”
话声轻飘飘的,但陈学兵所在之处即是焦点,所有人都注意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