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人马齐聚(1/2)
第191章 人马齐聚
“驰川集团建设的华地王朝高端酒店项目,填补了县域高端旅游接待设施的空白,配合龙水湖温泉旅游新品的开放,进一步提升了大足县的旅游接待能力……”
“你们大足我是考察过的,去年的工业增长强劲,占了gdp42.99%,增速达到15.2%,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也很高,为什么没有把你们的金属加工厂项目带来?他们不缺钱吗?”
“忠县工业园区布局已经开始筹划,船舶产业园和化工产业园的建设,是为2006年园区落地做准备…”
“忠县农业主导,我看你们园区引进了几家医药和电池行业,下定决心搞转型是好事,三峡库区需要一个特色产业集群的样板,但是你们没有第二产业基础,不要贪大,我看你们的园区类目表,太杂了”
“我县双星鞋厂…”
“我觉得你们还是回去好好想想,想清楚再来。”
“我县茂田水泥厂”
“你们彭水烤烟是传统支柱行业,除此之外还有农副产品加工,现在要搞矿业开发,嗯.科技含量不高,有资源条件的情况下,倒是不冲突,但是你们要好好想想,这些行业的症结在哪里,你们的基建环境能不能提供对外销售的条件”
一上午时间,差不多每个县10分钟,把各自带来的项目都介绍了个差不多。
黄领导全程抱着手听,也没看任何资料,对数据的掌握非常深入。
能提意见的提意见,意见里差不多有了初步态度,要是意见都不提的,基本就是否了。
陈学兵坐在离主席台极近的地方,全程只想着四个字:
不可抗力。
跟这样的厉害人物意见相左,确实是不可抗力。
他如果与黄领导辩论,可能讨不到一点好处。
听了三个小时,连他都快被说服了,想着用有限的资金发展整个市外县域经济,会不会是更好的规划。
——如果他不是个重生的人,也许会表示赞同。
但他很清楚,就他听到的这些企业和产业状况,在后世能出头的没有几个,这钱投下去,大多都要打水漂,甚至要负债。
不过,从黄领导的回答和既往动作来看,他能感觉出这位明显对国企重组更感兴趣。
通过大资金推动结构性改革,国企重组→资本运作→产业升级。
按这套理论来说,对京东方的方案不应该熟视无睹才对。
大概真的是出于资金的考量。
这么久的努力
还得试试。
翌日,天朗气清。
市政府的项目讨论进入如火如荼的阶段,18个县开始各显神通,研究对手和自己的项目,联系相熟的市领导,说明自己的项目优势,也有人直接联系起了手握大权的渝富资本。
洪区长则在私下向黄领导提出意见,希望领导慎重考虑京东方的方案。
一辆奥迪a6甚是悠闲地停在机场停车场,车上的两个人最近都日理万机,却等了一整个上午。
快至中午,一架来自深圳的班机终于到达。
陈学兵接到电话,带着陆晓春到接机口接机。
迎面走来的阚治冬,今天打扮格外慎重。
黑色西装,黄领带,几次见面都随意耷拉着的发型,今天居然梳了个侧分,显得精神百倍。
旁边蓝色西装黑框眼镜的年轻人与他交谈着过来,脸上轻笑带着一丝不羁,亦自信满满。
陈学兵今天身着灰色大衣和同色的西装套装,陆晓春也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的定制西装。
四个人里,只有陈学兵的五官沾得上帅字,但老中青四个男人聚在一起,吸引了周围无数目光,连一群下班的空姐路过也多有侧目。
男人的帅,不是只体现在外表上,这四人的气场碰在一起,体现着一种远离群众的金钱味道。
迷人的味道。
“小伙,眼光不错嘛!”阚治冬拍着陈学兵的肩膀笑,又指着蓝色西装年轻人道:“你这个职业经理人,我给你考察过了,很有水平,国际眼光也不错,前途远大!”
“人家可是旗中国区首席战略合作官,还用你夸。”
陈学兵笑着跟蔡志坚握了握手:“一路辛苦。”
蔡志坚昨天快晚上才从香港转到珠海,又到达深圳,今天一大早跟阚治冬汇合飞往重庆,算是长途跋涉,但脸上却看不出一点疲倦,这就是年轻的优势。
28岁的年轻人,职业经历却能让阚治冬正眼相待。
蔡志坚面对这位给他开出百万美元高薪的年轻董事长,态度比上次更加郑重:“我一直奇怪陈总做投资为何不在上海深圳发展,原来在重庆有这么大的战略,政府引导基金,在大陆前景远大,如果能运行起来,下一步借此发展,整个集团一定能进入快车道,这么长远的眼光,我对公司很有信心。”
陈学兵心想我倒也没想这么远,你可别误会。笑了一下,道:“不止这个,还有其他原因。”
旁边的陆晓春倒是对阚治冬更有兴趣,跟他主动握手:“阚总,久仰大名。”
“陆总,久仰久仰!我们去年好像见过,你来过南方证券,对吧?我跟你们杨总很熟!听说你们博时能帮忙筹措五亿资金?那还是有希望跟重庆谈一谈嘛!”
阚治冬的话让陆晓春犹豫了一下,但还是点了点头。
其实筹五亿是他个人跟陈学兵谈的条件,不过为的也是公司利益,上面是同意了的,到时候要借用一些公司的人脉,说是博时帮忙,也没什么问题。
陈学兵其实并不是十分看重陆晓春帮他筹的五个亿。
等到基金收益逐步提高,长征资本扬名立万,加上阳光私募的保底条件和透明程度,他自己的筹资能力将远高于五个亿。
这才是他之前敢于参与这个大项目的关键原因。
但现目前,大家都更愿意相信博时的名头才能帮他筹到五个亿。
另外,民间资金是一回事,政府是否愿意负债,又是一回事。
这个杠杆的原理是中央+地方资金,再到民间配资,最后找银行一比一贷款,从15-20亿到30-40亿,再到七八十亿。
受投方京东方那边再利用这笔打包的七八十亿投资项目找他们当地的银行贷款。
这一步要难一些,企业贷款是拿不到这么高比例的,但只要京东方得到35%以上的配资,加上一些企业自有资金,一项一百多亿的投资就达成了。
这一圈转下来,大头还在银行。
所以投资受资双方必须积极利用自己的信用背书,才有可能达成。
核心还在于市里的态度。
陈学兵想着,看向和那位黄副市长同来自沪圈的阚治冬。
“阚总,黄副市长,你熟不熟?”
“老早还是有点交集的。”阚治冬背着手回想:“我们成立申银证券的时候,是上海唯一一家券商,他在上海经济信息中心当主任,有点工作往来,后来他调到黄埔当管委会副主任去了,联系就比较少了,人家升得快,市委副秘书长,经委主任,到了现在.不晓得认不认我这张老脸。”
他说着,叹了口气。
听陈学兵说这事的时候,他其实也想表示放弃。
毕竟地方上的事很复杂,除了盈利考量,还有政治目的,陈学兵没有背景,做出的成绩都不知道归谁,想单纯把这件事做起来,仅靠一个洪区长支持,恐怕不够。
但放弃在重庆搞引导产业基金,不代表放弃项目,还有别的办法。
只要把眼界放宽,应该能找到一个更需要他,或者给他更多的支持的地方政府。
出发重庆之前,他在电话里表达了这层含义。
陈学兵则把这件事想得简单一些,前世深圳放弃了项目,上海也没接招,而且人家资金充足,不一定需要他,如果是其他地方,他来回奔波,力有不逮。
重生时他心怀大志,觉得要把自己的生意做到全国,但这一年多时间光是深圳和重庆两地跑,已经时不时感觉累了。
重庆,深圳,上海,以后顶多再加一个京城,公司的重要力量分布在这四个地方,也就足够了。
能把项目争取到家门口,肯定是最好的选择。
“先试试吧。”陈学兵看着老阚道。
阚治冬沉吟了一下,点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