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锁定订单(2/2)
“不,我的意思是,展讯也要留在重庆,我们要两家芯片公司,展讯要把重庆作为副总部,双总部也行嘛,上海出生态,重庆出市场。”
这话,又把陈学兵整笑了。
“重庆有什么市场?就是建个3g产业园,少说也得三年才能谈得上市场吧?”
“是吗?”黄领导轻笑反问:“重庆3g基站的订单,算不算市场?”
陈学兵登时站起来了。
“td牌照归哪家,已经确定下来了?”
归哪家,他当然知道。
但要是已经确定下来了,他就可以去找移动做工作了。
黄领导却摆了摆手:“不管它归哪家,重庆的基站订单,我可以帮你锁死。”
陈学兵愣了,缓缓坐下来。
这么霸道的吗?
不过也是,频段分配和通信场景的开放权掌握在地方政府手里,他们要不听话,有的是麻烦。
陈学兵脑子里开始算账。
2000亿的td,分为系统设备,终端(td手机,数据卡),基建及配套。
基站和核心网属于系统设备,网络部署和土建工程属于基建和配套,在其中至少占75%以上。
这都是通信商干的。
1500亿。
cq市场大概能占个30分之一?50亿?
不对。
陈学兵忽然意识到,刚才黄领导说的是“3g基站”。
要是加上wcdma和cdma2000,就是4000亿的市场,30分之一,那可就是100亿了。
陈学兵的笑容和蔼起来。
“领导,只有td?另外两套标准,我们能做吗?”
黄领导眉头皱了起来:“另外两套.你们不是搞td芯片的吗?还有能力跨界?”
“我们正在培养通信队伍,基站我们可以做!另外我们和华为也有合作,我们做不了的,他们也能做。”
陈学兵第二次搬出了“华为的合作”。
事实是根本没有合作。
但这一次要是成了,他们跟华为就真有合作了。
“你们想外包,当中间商?”黄领导表情严肃起来:“我有言在先,帮你们承包的订单,只能按照市场价格相近省份的中间价!基站质量要全面验收,质量必须高于其他省份!”
陈学兵又靠了下来,轻笑道:“领导,通信商,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本来就要经过严格的技术审核,而且td通信就没几家做,能做的基本都在国内,不是华为就是中兴,还有大唐,也许还有展讯,算上芯片供应,也就加上一家中芯微电子吧,本来就没几家来争,我们和华为就占了一半,大唐具体有没有承建能力还不好说,你光把td给我,有多大意义?只有另外两套订单也锁定给我们,这才算是个生意。”
实际上td订单的意义很大,展讯这个新手,能不能拿到项目还不好说,有了这个订单,他们就能确保进入td通信商序列。
如果重庆给他们锁定订单,他就要想法让重庆进入第一批td建网名单里,通过承建结果,确定接下来的承包资格。
至于wcdma和cdma2000,国外通信商是肯定要进来争的,这个就可以成为他在华为面前待价而沽的条件了。
黄领导和他唯一的信息差就在于:拿不准展讯和华为的关系。
于是陷入了盘算。
如果两家真有深度合作,那么td这张订单意义确实不大。
他打听过,大唐的制造能力一直不被信产部肯定,几次试验网效果都不好,资金链也一直有问题,如果只剩一家中兴,展讯华为两家联合的话,大概率也能抢到。
如果是这样,td交给他们,说起来也名正言顺,剩下两套通信算是支持国产?
黄领导思索了一阵,拍板道:“行!不过我们既然是扶持本地企业,展讯就必须在重庆注册技术公司!而且要尽快!”
陈学兵终于坐正了,摆出了郑重其事的态度。
“领导,你说吧,准备怎么干。”
这订单,光按材料人工来算,至少是40%,甚至是45%的毛利率,至于最终利润多少,就要看技术研发和运营成本。
干得好,净利润能在二十个点以上,而且拿到入场券,接下来可就天高海阔。
“我问了几个专家,综合了一下意见。”
(有读者说我夸大执政能力,本图只是说明一下事件均取自原现实,因为有推动,所以时间上有提前)
黄领导翘起二郎腿,一边回忆,一边说道:
“有人说,一个3g产业园,弄好了,一平方公里,能做出五百亿的产值,你怎么看?”
陈学兵笑了:“这又是哪个专家给您吹的大气?不过你们要效仿张江,把所有企业总部集合在一起,利用周边地区开工厂,那倒是有可能。”
黄领导脸沉了沉,又点头道:
“我也觉得高了,一平方公里,我们西部园区产值大概是20-40亿,高科技园区是100亿左右。但是我们探讨了一下,不该按照老思路来做,首先这个产业园各方面环境要方便,要在城区内,我们又要节约城市中心的土地,就不能让那些公司来造房子,要我们自己来造,网络公共平台,终端,也由我们来搭建,产权是园区的。”
陈学兵沉思一会,道:“那确实能容纳很多企业,3g产业复杂,小范围交流也方便,可行。”
黄领导露出笑容,说道:“另外,既然要搞3g园区,我们还应该有一个国家级的3g产品测试中心,方便所有的企业就近测试,这样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过来,我们已经打算跟信产部和科技部请示联系.对了,听说射频测试的机器很贵?”
测试中心
陈学兵眼神一亮。
试验网期间每台终端都得测,即使全面建网,也要搞大抽样,射频测试、协议测试、性能测试,时间很长,排队非常麻烦。
要是重庆就有测试中心,他的机器入网就方便了,而且搞试验网的时候还能邀请他们参与,保障公正性。
他回忆了一下,想起什么,对黄领导抬了抬手,拿出手机拨打了武平的电话。
“武总!”
“我记得你跟我说过3g的测试设备是吧?有哪些东西?多少钱来着?”
陈学兵听着那边的声音,脸色逐渐凝重。
挂了电话,想了想,又打了一个给卢韦冰。
“我记得华强北是不是有几家专门给水货机搞入网的?”
“嗯,你帮我查两台机器,牌子是德国罗德与瓦尔茨,cmw100和cmw500。”
“看看有没有厂家在仿?”
“.”
“哦无锡固电?好,我等你,尽快。”
打这个电话的途中,黄领导眉头深锁。
我搞国家级测试中心,你问什么“水货机”、“仿造”?
但陈学兵接下来的一句话,让他沉默了。
“德国的测试机器cmw500,不止管射频,也管emc(全频段扫描)测试,协议一致性验证等等,价格确实死贵,一台200万美元,理论测试效率每小时30-60台,要是建个国家级测试中心,起码要买15-20台。”
“15-20台,三四千万,美元?”黄领导眼神逐渐凝重。
“嗯,不过一家叫无锡固电的厂商做了一款山寨阉割版,除了emc测试做不了,其他功能都够用,还有一台cmw100的老版本,可以搞emc测试,如果可以三种设备混着用,买五台原版机就够了,参数校准的时候可以只用原版机,检测的时候可以混用。”
“那不会有什么法律风险吧?”
“注明是大抽样检测,盗版机和低配机测试过的,再用正版高配机抽查几台就行了,正版机也有故障率的,而且一般也用不了这么多台机器,买这么多只是得预防检测高峰。”
“准确率呢?差得多吗?”
“呵呵,您别高看德国,也别小看华强北,除了寿命问题和设备噪音,正版机器还真不一定有山寨机强。”
“价格呢?”
“cmw100大概便宜一半,盗版的还在问,不过我估计顶多三四十万吧,人民币。”
黄领导捏着拳头捶了捶桌面。
虽然是阉割机器,但价格相差几十倍,已经足以说明成本了。
拥有标准,就是拥有了议价能力。
这句话此时格外深刻。
做这个产业园,是对的。
作为一方政府,就应该推动中国人自己的标准!
“好吧,那你问问!”
246章捐车的事情审核了几次没通过,不让写,直接删掉了,之后就不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