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终要回横岗(2/2)
“开个玩笑,哪里谈都无所谓,蔡总,技术统计怎么样了?”
“嗯。”蔡志坚拿着一份资料过来:“这是华为提供的清单和成本报价。”
陈学兵翻了一下,主要分三个部分。
mimo技术包:多天线阵列设计规范(v1.2),信道估计算法白皮书(密级),测试数据集(2004-2006年实验室数据)。
报价8亿。
ofdm商用化套件:欧洲3g试验网调参手册,抗干扰模块源代码。
报价5亿。
td-scdma优化工具链:中国项目区定制化算法库基站兼容性测试报告(含华为设备指纹)。
报价3亿。
里面包含了很多细项,好几页。
16亿。
陈学兵皱了皱眉头:“欧洲3g网不属于td部分吧?”
徐直军笑道:“陈总,这是你们要求的,要把关联性调节技术一并纳入进去,防止技术研发的阻碍,我方也觉得这个想法很有前瞻性,可以避免研发中的二次谈判,所以把可能相关的研发资料一并纳入了。”
陈学兵沉吟了一下,道:“涉及你们成熟技术的就不宜用成本法了,要用市场法,对比高通技术做价值研判。”
他还想说什么,但想了想,又止住了话头,给自己的团队留下谈判空间。
本来有些话,他现在也不想在这楼里说了。
“算了,我就是过来看看你们提供的技术,看完就走,这些价格上的事团队来谈就行,这个技术表能给我一份吧?”
“可以。”徐直军干脆道。
陈学兵点点头,再次和徐直军握手:“那我就拿回去看,老蔡,程总,你们俩送送我?”
展讯的技术评估团队是由技术副总监程康带队。
俩人都知道陈学兵有话要说,跟着陈学兵一起出去。
徐直军深深看了一眼这位“电话骚扰”过他很多次的年轻总裁,之前话可是很多的,结果现在大家坐下来谈判了,第一次见面,聊了不到一分钟就走,似乎也太.功利化,风格让他很不适应。
陈学兵一路看资料,一路往外走,直到出了楼,才问道:
“之前华为授权给我们的信道编解码和波束成形技术到位了吗?”
“到位了。”程康立马道:“他们的分布式基站算法文档传到了我们刚成立的新加坡公司,还派了几个工程师以个人休假的名义到我们的bj研发中心进行了指导,授权的几项技术成熟度也很高,他们还是诚心诚意帮忙的。”
“能拿出来帮我们,成熟度高,说明不算他们的尖端技术,争取把这两项技术也纳入谈判不,不是争取,是必须,理由你们自己去想,不要立刻就提,加入一些混淆的条款,别让他们察觉我们的动机。”
陈学兵说完,程康愣了一下:“什么动机.”
“哦!”程康很快反应了过来:“知道了!基站!”
陈学兵点头:“对。”
展讯现在的技术,都是基于手机基带。
在基站基带上几乎没有成熟产品。
手机基带和基站基带核心的芯片就不一样,基站芯片有信用卡这么大,分立式设计,处理单元集成度不高,还需要外接fpga专用扩展芯片和dsp信号处理器芯片,还有一些高速串行的通信模块等。
和手机芯片设计理念上很不一样,首先不是完全倾向于高度集成。
但有很多共通之处,关键的协议和通信基础内容是互通的,所以展讯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不是非常庞大,也就是处理器单元,射频接口,功耗散热等等,很多都有国际案例可以参考。
像信道编解码和波束成形技术这种算法型技术,就是比较独立的技术了,每一家的算法都是非公开的,像这样的技术,要多捏一些在手里。
这东西华为虽然授权了,但不代表他们能自主修改,里面有他们的指纹密码(加密绑定),而且授权随时可以取消。
买下来的,那就不一样了。
“不过陈总,我们招了这么多通信专业毕业生在上海培训,他们想要了解的话,瞒恐怕是瞒不住的,我想可以直接提出来,找他们买,近几年欧美破产的通信商这么多,他们拦不住我们买技术的。”程康思考了一下说道。
通信技术很多都是老专利,不在《瓦森纳》之列,中国公司想通过收购达到入场资格,大概是没问题的。
只是想走进高端行列,还得使点手段。
陈学兵嘴角咧了咧:“先别提,还是找个适当的理由,免得被宰。”
说罢,对着蔡志坚道:“16亿,太贵了,里面肯定有些高价的私货,好好组织审核,对比一些国际谈判惯例,价格至少要压下15%。”
蔡志坚点了根烟,思索良久,点点头:“我尽力。”
陈学兵也又点了一根。
保安很快过来提醒,公共场所不能抽烟。
陈学兵到垃圾桶边掐掉烟头后说道:“老蔡,这段时间多逛逛华为,看看他们的办公配置,很快我要动工修个更大的技术园区。”
程康听得啧啧啧。
这园区不得十几个亿。
蔡志坚却笑了:“你有这个钱,还不如先买深圳湾。”
陈学兵第一次和他见面,就说要买深圳湾,他是记得的。
当初他对这话其实不屑一顾,也不觉得那片还在开发的荒地和港口有什么好的。
但现在集团发展得飞快,他已经在认真看待这个问题了。
深圳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集中在坪山、葵涌、龙岗、观澜。
靠海一侧,就只有中南部填起来的深圳湾。
平原,才有大片的相邻地块。
这个地方串联前海、蛇口、香港西部,如果继续填海造陆,开发得当,会是深圳鲜有的一片商业非常完整的地块。
他发现陈学兵当初指着那片地看似随口一提,竟然是如此的有远见。
“两码事,造基地是用自己的钱。”陈学兵摆摆手道。
他想过,也说过要做很多事情,有许多是比造个技术园区大得多的事,但他规划的时候并非瞎想,规划的大都是金融手段,借别人的鸡生蛋。
必须用自己钱的事,则是能缓则缓,比如那个横岗大厦,他想来想去,买不如租,搬到了赛格大厦。
但这次,他是下决心要玩真格的了。
要加速奇点的建设,联手展讯,造一个大号的华为。
技术发展的事看似跟园区多大没什么直接关系,但从华为的发展,他忽然想明白了:没有地就没有人,窝在人家的地头里,只能当个小公司。
他要用一个巨大的园区,把奇点的组织结构像摊大饼一样撑开。
即使摊饼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漏洞,但在锅里炸着炸着,总能补上。
横岗一条街的事,还得重提。
(明天老丈人过寿,在准备东西,应该会正常更,只是更得比较少,回来一定恶补几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