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见武后(1/2)
第127章 见武后
“嗯。”
凤座上传来的声音虚无缥缈,仿佛高高在上的神祇。
“明允,来母后跟前坐。”
李贤低头应了一声,小心翼翼的走上前,半惦着屁股坐下,低眉顺眼。
“抬起头来,让母后看看你。”
李贤依言抬起头,瞳孔在瞬间收缩。
母后的面容倒是没什么变化,但那些白的头发根部,竟出现了一些发黑的迹象,甚至细细看去,就连她脸上那些皱纹,仿佛都变得浅显了不少。
他不敢露出异色,急忙恢复低眉顺眼的模样。
“瘦了些,”武后缓缓开口,语气似是关怀,“在长安,可是辛苦?”
李贤压下心头翻涌的惊涛骇浪,垂眸恭谨应答:“劳母后挂心,儿臣在长安一切安好,并未辛苦,许是车马劳顿,方才显得清减些。”
“嗯。”
武后轻轻颔首,指尖似乎是漫不经心地拂过扶手上那些精美的雕纹,继续说:“长安是好地方,富庶太平,比这洛阳,少了许多纷扰。”
她话锋微微一顿。
“尤其近来,神都事多,母后竟有些怀念长安的清静了。”
李贤的心猛地一提,知道正题要来了。
他愈发恭顺地低着头:“儿臣愚钝,只知在长安安守本分,未能为母后分忧,实是惭愧。”
“安守本分……”武后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语气轻柔的像是在呢喃:“能安守本分,便是大善,如今这朝堂内外,能谨守本分的人,不多了。”
她微微叹息一声,那叹息里裹挟着无形的压力:“扬州的事,你可知晓了?”
来了!
李贤深吸一口气,脸上适时露出恰到好处的愤慨与凝重:“儿臣听闻了一些,逆贼李敬业,竟敢假借匡扶之名,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儿臣闻之,痛心疾首,恨不能亲赴军前,为母后、为朝廷分忧剿逆!”
他这番话说得又快又急,带着年轻人特有的热血与愤懑,完全符合一个听闻叛乱后义愤填膺的亲王反应,更是将自己与李敬业彻底划清界限。
但武后似乎并不打算就这么绕过这个话题,沉吟了片刻,又说:“李敬业在扬州打的你的旗号,你可知晓?”
这句话如同冰锥,瞬间刺入李贤的耳膜,直抵心脏,让他浑身血液几乎凝固。
但也就是同时,他想起刘建军的叮嘱。
他猛地抬起头,脸上血色尽褪,甚至“忘了”维持恭谨的姿态,声音因极度的震惊和委屈而带上了颤抖:“逆贼怎敢……他们怎敢如此玷污儿臣清白,陷儿臣于不忠不孝之地!”
他像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污蔑砸懵了,甚至下意识地向前膝行半步,急切地想要辩白,姿态放得极低,全然是一副被吓坏了、急于澄清的模样。
“儿臣远离神都,在长安谨言慎行,每日所思不过是如何治理雍州,不让父皇母后蒙羞,何曾有过半分非分之想!李敬业此等逆贼,其心可诛!不仅祸乱朝纲,竟还要用如此毒计来离间天家母子!母后明鉴!母后明鉴啊!”
他伏下身,声音带着哽咽,肩膀微微耸动,这一刻,他甚至分不清这表现里有几分是演技,几分是真实的恐惧。
因为母后这句话,本身就是最致命的指控。
“你所思的如何治理雍州,便是整日与你那王府长史走狗斗鸡,巡山狩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