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2/2)
矿山给我就立刻停战,不给那就继续打!
耐温闻言脸色终于好了一些,“我相信经济发展了,人民幸福了,交流通畅了,各民族之间就一定能融洽。”
你老老实实投资赚钱,少他妈的鼓动民族矛盾。
“耐温主洗说的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王耀堂点点头,“通信公路的建设是沟通交流消除矛盾的最好办法。”
我要投资掸邦通信业。
耐温眉头皱起,缅国通信业是耐温家族掌控的,这是割他的肉,“通信是国防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要入股!
“确实,专用线路的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要控股权!
耐温稍稍思量,毕竟是对方控制区,他想多插手也没可能,便点点头说道:“通信建设任重而道远啊。”
我不出钱!
“邮电配套是经济发展的血管,丰富的水电资源是最强劲的发动机。”
你不出钱可以,我要掸邦电力业!
“水资源是国家发展的命脉,事关多项根本产业,必须有计划地运用。”
这不是我一人说的打算的,军政府要分一杯羹!
王耀堂眼中满是鄙夷,有组织性,有团体性卖国啊,不过我喜欢!
“有计划地指导能更好地完成规划开发,特别是作为河道交汇处的曼德勒黄金水道!”王耀堂在‘黄金’两个字加重语气。
没办法,他也不想说话这么累,但堂堂缅国主洗,不能赤果果地因为叛军而妥协。
耐温听到黄金两个字眼神一厉,身体都不由得坐直了,微微扭头看向副手。
副手低头在他耳边嘀咕几句,金矿看着很大,实际上一年开采出来的只有一千多万美元,
耐温明显愣了下,黄金啊,没想到只有这么点钱?
“国家银行需要囤积大量黄金用以稳定货币。”
大半必须留在国内。
他是主洗,个人利益、家族利益固然重要,但国家稳定也不能忘记,这点是不能让步的。
“矿山税收是调节地方经济和国家发展的平衡器。”
可以,但要抵扣锡矿税收。
耐温眯着眼想了想,忽然笑着说道:“听说王耀堂先生热衷于港口投资?我们仰光有优良港口,铁路交通更是能一路通向边境地区,不知道王先生有没有兴趣投资港口建设?”
上面的谈判他倒是觉得问题不大,毕竟是叛军控制区,又要保证和平,没办法让王耀堂吐出更多了,但在军政府控制区没有投资,他终究不放心。
他怕姓王的后面胃口越来越大,继续加大对彭、罗的支持,必须让姓王的与军政府进行一定程度的绑定。
大笔投资港口,让物资从港口通过铁路运输到腊戍和景栋,掐住运输通道,王耀堂才会有所顾忌。
更何况还有一个危害更大的张奇夫,让王耀堂的货走泰缅边境,必然让张奇夫进一步壮大,简直就是定时炸弹!
再说了,与其让货物从云南边境、暹罗边境进出,钱都让别人转了,那还不如开放仰光给他呢,不但能监控货物运输情况,还能发展仰光经济,又能赚一笔关税。
一举三得,何乐不为。
王耀堂自然明白这老家伙心里怎么样的,不过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很多东西走暹罗中转成本确实太高。
老家伙还挺拿得起放得下的……
谈到正经投资,王耀堂也就不用像是之前说话那么藏着掖着了,“入股港口可以,我再投资扩将港口都可以,只是港口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其配套产业很是庞杂,缅国政府怎么保证配套到位?”
“你可以参与投资。”耐温笑着说道。
王耀堂一抬手,“不可能,就比如配套的货运体系,铁路我就不可能去投资,你给我我都不要。”
他倒不是怕赔钱,或者缅国政府欺负他,敢他妈的黑自己的钱舰队都给他们炸喽!
是铁路根本就是无底洞。
这世界上只有一个老中,其他国家的铁路都是越来越烂,运营维护成本越来越高,时效越来越差。
“你有哪些地方不放心。”被人这么当面怼回去,看不起他们缅国,耐温脸色很不好。
从这个角度看,说话云山雾绕的也有好处,讨价还价起来减少了很多尴尬。
“仓储、电力、运输、安保,我就没有放心的。”
“那你想如何?”
“我要看到贵国的实际动作,而不是仅仅告诉我会改善。”
耐温眉头仅仅皱起,仓储好说,大不了多给一些土地让这小子建设仓库,但电力、运输就很难了,这不但需要大笔投资,更难的是如何平衡国内的利益集团,不然别想动起来。
港口建设的好,出口更多,但别人赚钱跟我有什么关系,不行就是不行!
有时候真想甩手不干了,耐温心里烦躁地嘟囔两句。
当然,这都是气话,他想退背后跟着吃饭的这帮人也不会让他退,不然退就是死。
这点他还是比较清醒的,76年,耐温所宠幸的6名低级军官发动了一场可笑的政变,旨在恢复合营企业,政变被镇压后奈温发动了全军大清洗,幸存者丹瑞多年后逮捕并软禁业了耐温。
耐温的名字是他自己改的,缅甸语的意思是‘明亮的太阳’,可见其志向有多么远大……
其早期大部分的执政措施多是摸着老中过河,60年宣称‘走缅甸式**主义道路’,实施了生产手段国有化,建立农产品收购制度,国家垄断对外贸易等一系列改革,‘用穿长纱笼的取代穿西裤和包头巾的资本家’,这里的资本家指的是‘油渍’人……
耐温执政早期还是专断的,但现在到了晚年,越来越喜欢关起门来,仿佛不听不看缅国就是最强大的,毫无任何问题。
这次也是被王耀堂逼急眼了,但想的也更多是利益交换而不是斗下去。
“你既然想插手电力那就不能只占便宜,交通建设上你也要出钱出力。”耐温有些烦躁地说道,不然他没可能摆平手下那些利益集团。
王耀堂嗤笑一声,“那就保持现状,我现金入股20%。”
“不可能,要49%!”
“太多了,最多25%……”
俩人像是买菜一样讨价还价,在王耀堂看来缅甸的港口业起码十年之内没有任何价值,这又不是古代航海技术差,还需要从缅甸中转。
当然,十年之后老中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大增,缅甸的油田气田得到大力开发,那时候才会得到发展。
讨价还价好一阵,最后定下5300万美元转让仰光港口的35%给王耀堂,算是完成一定程度的绑定。
王耀堂还承诺在这边投资建设一家摩托车装配厂,交换一部分泰国柚木的采购权用以补偿。
至于掸邦那边,两家锡矿场70年的采矿许可,通信业、电力的经营权,曼德勒的金矿的90%所有权,不过黄金会用来抵扣税款。
算了一圈下来,王耀堂觉得也还可以,起码以后腊戍、景栋的开发不用再从暹罗走山路,或者用飞机运输了,直接走铁路方便了许多。
而这一系列的矿产开发权足够他在股市套现几十亿了,除了投资之外还能剩下大半用来收购怡和手里的香港电灯。
缅甸这边的布局算是基本完成,未来就是图谋一下缅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了,不过那都是10年后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