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火铸新锋(1/2)
第262章 火铸新锋
隨后的几天,剑术馆的门前就再也没真正安静过。
拜访者络绎不绝,仿佛这座城市的每一条街巷,都在低声传颂那个孤身连战兄弟会的名字。
第一批上门的,是城中年轻的贵族们。
他们骑著高头大马,蹄声在石板路上脆亮迴荡。
宽大的斗篷绣著各自家族的徽记,丝线在阳光下闪著淡金色的光泽。
隨行的僕从们小心翼翼地下马,手里捧著封蜡尚未乾透的正式书信,还有一份份精致的小礼物一上好的红酒、猎鹰羽毛,或者一对雕工考究的银质扣环。
“莱昂大师。”
一名男爵家的次子上前一步,面色紧张而郑重,带著生涩的礼貌开口:
“家父希望我能向您学习剑术。”
莱昂侧首望了他一眼,目光平静如水。
“我收学生,不问出身,只问剑心。”
年轻人面色一红,却深深鞠了一躬。
紧接著,第二批拜访者,来自城中的市民阶层。
他们多是商人、酒馆老板、手艺人或行会成员的子弟。
他们的礼物没有贵族精巧华丽,却带著诚意与实用—
沉甸甸的钱袋、一桶醇厚的黑麦酒、一匹紧实的布料,甚至是一只刚打好的皮剑套,边角还带著暖色的牛油光。
这些人不敢从正门走入,只能绕到侧门,拘谨地等待莱昂的答覆。
“想学剑,就儘管来。”莱昂的声音平淡,却让这些年轻人眼神一亮。
再后来,甚至连市井少年与自由佣兵也开始聚集在剑术馆外。
他们没有钱,没有家族徽记,甚至衣衫槛楼。
有人提著破旧的棍棒,有人空手而来,满脸是憧憬与热血。
他们不敢妄求正式拜师,只能在馆门外帮忙搬运柴薪、打扫院落、提水餵马,
换取一次在角落观摩训练的机会。
而剑术馆的大门,第一次向整个库腾堡散开。
从高坐在马鞍上的贵族子弟,到赤著脚的市井少年,
他们都在仰望同一个人一那个在比武场上一剑震全城的剑士。
弟子网络便这样在几周內形成了。
贵族子弟带来的不仅是礼物,更带来上层的消息:哪家领主打算做些什么、哪座矿山今年减税、哪条街正在筹建新的工坊。
商人和市民的子弟则熟悉市政与商贸流转,他们口中的传闻涉及粮价、工坊订单、僱佣兵活动与市议会的动向。
而底层少年和佣兵带来的,是街头巷尾最直接的风声:哪家酒馆闹过斗殴、哪条巷子有人失踪、哪批矿工抱怨工钱。
这些信息像无形的水流,缓缓匯聚到莱昂手中,让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晰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脉搏。
剑术馆內,炉火啪作响,年轻的贵族子弟们穿著华贵的衬衣和紧身外套,手握木剑或细剑,
额头冒汗却神情专注。
对他们来说,能成为“波西米亚剑圣”的弟子,是一种荣耀,也是通向社交圈的通行证。
训练结束后,莱昂坐在剑术馆一角,擦拭著自己的配剑,静静听著他们无意间的閒谈一“听说奥洛夫男爵最近在议会上提了新法案,要提高城防税。”
“是因为边境的僱佣兵费太高了吧?我父亲说他已经在筹备新的火炮订单。”
这些话听上去隨意,但对莱昂而言,却是一条条上层政治与军事动向的线索。
他不必亲自探访宫廷或议会,第子们在各自的家宴、酒会、议事中耳濡目染的信息,便会在练剑或休息时自然流露出来。
有时,他们还会主动带来请帖,邀请莱昂前往庄园小聚,名义上是私人授课,实际上为他提供了与更多贵族接触的契机。
而与贵族弟子截然不同的,是自由佣兵、市井少年和工坊学徒们。
他们多半住在城墙脚下的巷弄,白天在码头扛货或在工坊打杂,晚上则聚在剑术馆后院的练武场,练习莱昂教的简易防身剑术。
一个夜晚,风吹进院子,一个满脸风霜的僱佣兵喘著粗气道:
“大师,听说下周有人打算从萨克森运来一批火枪,不经过行会审批。”
莱昂手中一顿。
这样的情报,不是城內贵族会知道的,而是混跡码头与街市的底层人才能探听到的。
在他的暗示下,这些弟子逐渐形成了一个覆盖城內各阶层的耳目网络:
贵族子弟传来议会与上层的风声。
市井少年带来街头的暗流与民情。
工坊学徒和佣兵,则接触到货物流向与器械生產的隱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