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绝望的一跳(1/2)
低头走进办公室,和往常一样,范家树来到自己办公桌前落了座。
摊开笔记本,按照计划开始一天的工作,对桌的同事也和往常一样先去倒了杯开水,放进茶叶,慢摇,泡开,用嘴轻抿了一口,起身将窗户打开,几盆窗台上的鲜花迎着朝rì开放。
习惯了范家树的沉默,几乎忘记了他的存在,同事深吸了几口外面的新鲜空气,望了一眼楼下匆匆赶来上班的人群,又重新坐下,拿起刚刚送来的报纸,捡出自己最喜看的一份铺在桌上看了起来。
墙上的时间指针指向上午九点半,同事揉了揉眼睛,一堆报纸已经翻看完毕,放下报纸,拿起已经泡好茶水的杯子,喝了几口。
“某某县出现神童官员,毕业才三年就成了副县长,真是人比人气死人,我们在机关熬一辈子也不过是混个副科级,老范你说这事可气不可气?”
喝了几口水,抬头看了一眼范家树,同事忍不住对他说了一句话,希望引起共鸣,谁知范家树只是出了一声就没下文了。
“社会就是不公平啊,你堂堂燕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要不是那场风波怎么会沦落到我们这个小县城?如果领导能尊重知识重视人才,你又怎么能呆在乡镇十年又到我们宣传部十四年,到现在才是个副科级,真是可笑可叹又可怜啊!我也一样,工作一辈子也就熬个副科级退休了,不甘心哪,要是能重生一回就好了,我也学着经常往领导家里跑跑,也不至于到现在这个落魄样!”
同事见范家树不出声,又有感而发,说了一通,说完又猛得拍了一下桌子道:“老范,都这把年纪了你还干什么干?有用吗?领导又看不见,搞得都是些假大空的文章,谁看?这一堆报纸我几分钟就能翻完,就这一则消息吸引我了,人家才二十六岁就是副县级了,找领导想在临退休前弄个正科级都不行,这年头光知闷头干不行!”
看到同事一脸愤怒的样子,范家树脸上的肌肉激烈地抽动着,他从燕京大学毕业后经历了混的rì子和干的rì子。之所以混是因为毕业后来到小乡镇心有不甘,整rì不能安心于工作,再加不良同事的熏陶,得过且过,转眼十年时间一晃而过,回头一看还是大头兵一个,当年燕大毕业的同学都有当上处长司长县长的了。
后来,县委宣传部需要个文字人才,范家树就被调到了宣传部,发挥他的特长,必竟他是燕大中文系毕业的。进了宣传部,他踏实肯干,力图改变过去混的状况,希望再干出一番事业来。过了五年,范家树终于提了副科,提了副科的范家树自信心很强,比原来更目空一切,几届部长都怜惜他的才华和际遇,但一提到他的倔脾气都摇头,不敢重用啊!所以一直到现在还是个副科级。
范家树自恃才高八斗,在乡镇工作时,自然瞧不起乡镇那些没文化的领导,经常和领导抬个杠,弄得领导脸红脖子粗的,他的想法是反正我将来有调走的机会,管你什么领导不领导的,国家不会一直将一个名牌大学生放在一个小乡镇吧!
范家树期望伯乐,但伯乐一直没有出现,上级也一直没有想起他这个名牌大学生,看来这个社会少了谁都行,地球照样转,太阳照样从西边出来,这给那些自视甚高的人提个醒,别把自己当回事。
但范家树当时不明白这个理,整个新明县能考上燕京大学的十年也没有五个,他是其中之一,几十万人里挑一个人,这是何等的骄傲!
没想到人不逢时,世界的大气候和华夏的小气候跟他开了个玩笑,搞得全国上下乌烟瘴气,他这一届毕业的学生全部受到牵连,虽然范家树本人并没有什么不良记录,但顺利毕业后也只能一路分配到家乡青云镇zhèng fǔ,成为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
不是所有的领导都不尊重知识,刚去的时候,青云镇党委书记李作习对他很重视,几次想培养他,安排他工作,他要么不当回事,要么认起真来李作习的话他也不听,不知道学会变通,气得李作习只好把事情交给他人办。
到了宣传部后,脾气还是不改,部长让他去处理一件事,他认为应当怎么做就必须怎么做,坚持原则,不搞歪门邪道,谁说话也不听,所以从此之后凡是事务上的工作基本都不安排他,他整天也就是写点文章,发点稿子,同事们也不大睬他,弄到现在落落寞寞,话也不多说,几乎xìng情大变,他那个名牌大学毕业生的荣誉称号也没有人提了,岁月已经不再,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前几天,省委副秘书长杜之文还记得起他这个老同学,当年他和杜之文在高中时是睡在上下铺的兄弟。杜之文毕业于东林省东林大学,由于那年省城稳定,学生没有受到波及,毕业后顺利分到东林省委,这让范家树深受刺激。要知道杜之文的成绩远不如他,学校也不如他,最后杜之文却进了省委,而自己却到了乡镇,这简直是天壤之别啊!
刚开始,范家树还和杜之文联系,渐渐地杜之文工作忙了起来,打了几次电话感到他不耐烦,范家树一气之下自此就不再主动和他联系。杜之文工作也忙,与范家树联系就较少,慢慢杜之文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了领导岗位,同学们都去巴结他,范家树看不惯同学之间还这么势利,就直接不再与杜之文联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