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回 两军对垒,汉军首胜(1/2)
赵云看烧了粮草,便命令骑兵后退,也不管那陈泰军能扑救多少,反正汉军已经完成任务,所以现在退军才是及时。
话说那魏军大乱,扑救粮草。后面的曹仁更是加快速度。等到曹仁军来看到的却只是一片狼藉,那副将还没等到陈泰去给曹仁禀报就是上前给曹仁说了事情的经过,好在这人还是从实说话,不然那可就要气人了!
曹仁一脸的怒容,心里面也是个气啊!不过这事在自己,不在他人。于是曹仁便是命人给曹真送了消息,言自己大意导致粮草被汉军焚烧十之七八。曹真命人送来惩罪书信,曹仁领了就去先锋大营。而陈泰就此和曹仁交接,曹仁押送粮草先行,而陈泰则是原路回返继续会宛城调粮,继续运送粮草。
因为曹仁揽了了一切罪责,所以那陈泰才无事,不过他的运粮一事是跑不了了,恐怕以后的运粮督粮官都是这位大将了。陈泰因为没有受罚,所以更加的认真去做事,也不管曹仁是如何押送粮草,自己转身辞别了曹仁,领着自己的人马就回去了。陈泰本心事不愿意这么多的粮草毁于一旦,可是迫于陈候曹仁的压迫,真是官大一级压死人,此次损粮之事完全的可以避免,但是确实发生一些不懂这人横加指派,导致如此后果真真的让人感到惋惜。不过也没有其他办法,权当是因此事而得教训吧。
赵云一路行来,沿路碰到了很多魏军探子,这也只有那曹彰才敢如此光明正大的哨探,别人肯定不会如此行事。赵云军既然能够碰到那魏军探子,那魏军探子也肯定发现了赵云。不过好在赵云军离樊城不远,而樊城城下还是驻扎着好多的汉军,即使那曹彰出兵,早就按捺不住的汉军,也肯定会来支援,到时候两面夹攻,败的必定是曹彰军。昔年,那黄须小儿被薛冰赵云等人用计大败,差点搞得曹cāo身陷豫州,被汉吴两国人马活捉,如今是不是今非昔比,且看如下。
曹彰听到探子回报说发现汉军从后方来,曹彰听到这么说,就详细问了来敌的信息,知道人数不多后就开始想,准备自己亲自带人去堵。可是又想到都督曾经在自己领了先锋印的时候就给自己下过军命,不可轻出,者如果是敌军的诱敌之兵,那么可就把自己栽在里面了。曹彰想,身边的王朗却是不这么想,对着曹彰说道:“任城王殿下,既然敌人不多,我们是不是出兵堵其退路,说不定还能建个小功。”
“王司徒,你又不是不知道,本王受命于都督,都督军令叫我不得轻出,如今不知敌是不是诱敌之军,不知其详细你说本王敢出兵么?”曹真是想让王朗给他分析个出兵的理由。自从一开始王朗作为主簿和曹彰镇守宛城以来,一直到王朗成为司徒,二人是彼此熟悉,来年个人配合也是越来越默契,王朗听到曹彰这么说,就知道曹彰的心思。
“既然任城王这么说,我就把我的砍伐说出来。大王你想,这我吸纳风大军之后乃是我魏地,沿路都有烽火示jǐng,如今一路没有烽火示jǐng,可以说是这不是从后方突进来的汉军,而是樊城守卒。如此,樊城出来的兵马绕到我军后面居然都没有被发现,我估计人数绝对不会太多,不然我军那么多的哨探怎么会在其返回之时发现。”王朗说完,看着曹彰,曹彰想了一会,对着王朗问道。
“司徒,诚你那么说,可是敌人既然是返回之军,那么定然应该比去的时候还要小心,这样才不会被我军发信啊,不然去的时候能退回本阵,如今不是要入狼口嘛!”
“大王有所不知,凭我多年的经验,这伙汉军可能是去偷袭我军粮草去了,如今仓促奔回,可能偷袭未成,又被我大军发现,一路奔逃才被我军发现。”王朗说完,对着自己的分析还是感到很满意。
“偷袭我军粮草?”曹彰听到王朗分析可能是去偷袭大军粮草,知道粮草重要的这些武将们可是很关心这个话题的。
“只是我的猜测,如今既然知道汉军人少,又是赶了一路的路人随意我军如果出兵,说不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王朗的确定,也是给了曹彰出兵的一个理由。本来作为一员大将,更是先锋出兵之事一个人拿捏本事在正常不过的事,可是曹彰被自己的父亲训过,如今又被督军的大都督以军令的形式给自己下了命令,如果自己不遵产生的后果可就很严重了。本来作为皇室又是在外领兵的大将,这个就很让身为皇帝兄长很不放心的,所以曹彰心里面还真的是气愤的,不让自己独自领兵,随时身边都安排了一个外人在指手画脚。不然堂堂一国之司徒为什么会一直陪自己镇守一个边关小城,如今曹彰是让这司徒出建议,让司徒表现自己的才能,出了事大家一起当,好兄弟么。曹彰听到王朗一直说出兵之利,心里面高兴可是嘴上还是继续比较了一番,才开始决定出兵。
曹彰点起了两千人马,出了辕门没走多少路就是看见了汉军。而汉军似乎也没有打算偷偷摸摸的过去一样,大摇大摆的来。曹彰成功的堵住了濑君,可是当看到“汉征东大将军高陵亭侯赵”的旗号后,心里面就开始担心自己的人马够不够用,这么早就跟赵云交兵,而自己人数少会不会吃亏。曹彰想着自己人少,可是却不想赵云的人少,主要是被赵云的旗号给镇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