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这个标准太高了吧?(2/2)
李道仁问道,“它的意义何在那?”
他马上回答道,“解决人的问题。一支上下团结一至,积极进取的军队绝对是胜无不错的。我绝不允许,上下离心,消极散漫的情况出现。”
这回丁逸尘想了一下,问道:“这好象就是政治工作的目的吧?类似于北方邻国实行的政委制,我认为可以试一下,不过那是与政党组织结合在一起的。”
“我想建立适合自身情况的政治制度,”他回答道,“以后我们也可以引入政党组织,这次已安排派人员去学习一下。”
丁逸尘又问道,“也就是说,以后这事会有专人负责吗?”
“是的,不过谁也不想以后此事与自己无关,它正常工作内容的一部分。”
……
1934年8月31rì中午,即报到截止时间,总计三百四十二名人报到。对所有学员进行全面体检,即便按修改后的体检标准,依然淘汰了五名完全不适合于从军者,剩下三百三十七人,加上从军校抽调的二十名毕业生,最终总计三百五十七人成为第三期学员。
这样新教导队以五十名学员左右为一个学员班,编成七个班,其中包括一个休养班,其成员全是身质较差者,准备让他们先调养一段时间,再接受正常训练。至于学兵队,由暂时只有一个队长李道仁和一个手下刘若愚,以后将专门接收被淘汰的学员。
1934年9月1rì是第三期学员开训的rì子,这一天上午,全部学员被招集到一起,办了一个开学典礼办。当然了,整个过程也相当简单,但较之以前的一、二期要隆重多了。
此时杨卫宁的心情不错,这次能一次增加三百五十人,无论怎么说,也算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所以他少有地拿着发言稿,认真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起发言稿来,而且要大声喊出来。没办法,这次人太多,又没有扩音器,说话声音小了不行。
那发言稿令他不太满意,所以最后他又自做主张地增加了一些内容,“无论你们来自什么地方,抱着什么样的想法,只要到了这里,那么你就是我们的一员。
对于你们的未来如何,将依赖于你们自己的努力。只要努力,一切既有可能。你们虽然是按士官招收,培训也将以士官为目标,但是你们之中最优秀的人,将有机会成为军官。
我要提醒你们,这是军队,你们必须按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对于你们将采取计分淘汰制,违反任何纪律都将被扣除一定的分数,考试成绩不合格也要被扣分。
不管是谁,只要被扣分数超过限制,那么马上会被淘汰。
以后,我也不想听到各式各样的方言,这里只许说国语,如果三个月后,谁依然无法掌握国语,那么会被一次扣掉全部分数,直接被淘汰掉。
注意被淘汰并不是让你回家,而是将被编入学兵队,以后只能成为士兵,至于那里的待遇如何,大家很快会知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