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名望傍身,功成归家(1/2)
三合屯的父老乡亲站在门口,看向崭新的学堂,还有孩子们读书的笑脸,他们只觉得浑身充满干劲儿,未来充满盼头。
“先生给咱三合屯带来了新的希望啊。”
“先生是咱三合屯的大恩人。”
“名望值+210,名望值+210,名望值+189,名望值+164.....”
正在讲课的陈卫东眸子一亮,没有想到盖起来小学学堂,让他一口气获得了三千多名望值,加上他之前累计的,一共八千二百名望值。
一千名望值可以抽奖一次,但是单次抽奖中奖概率,不如多次抽奖中奖概率。
所以,陈卫东每次都是等名望值凑够一万,来一次十连抽。
前面五千多名望值,是陈卫东每次在学校积极参加劳动活动,还有毕业考试成绩第一,辛苦累积了大半年的。
没有想到,小山村他建造了一座学校,就能让他一下子获得三千名望值。
只差一千八百名望值,就可以凑够一万名望值,来一次十连抽了。
陈卫东隱隱有点期待,最好让他能抽到一个空间,这样以后很多重要的东西都可以珍藏起来,比如,他一直期待的明朝彩图版的金瓶梅。
田招娣看看日头,得回去做饭了,除了包饺子,她还想要给先生烙葱油饼,再炒个菜。
也幸亏是夏天,家里瓜果蔬菜齐全一点,要不然她还得四处去借粮食。
田招娣回家就兴冲冲的开始和面,做饭,今天她要告诉先生,她会好多种馅的饺子,可以让先生天天吃不重样的。
陈卫东上完课,回到宿舍,和六君子开始收拾行李。
周一循:“老六,我们真的就这么走了吗?不和乡亲们打声招呼?”
陈卫东:“不打了,再打,乡亲们过年那点好东西全都拿出来了,我们住这里这几天,你们也不算算吃了多少粮食。
吃了多少鸡蛋?受不受三百六,农民们一年到头,就指望鸡屁股银行那点钱,买点东西,咱要是造完了,他们日子还过不过了?
这会儿走,中午到县城买点吃的。”
和后世的大学生不同,陈卫东从建国后读大学,下过地,下过工厂,知道粮食珍贵,幼年,他也曾经经歷战乱,深切明白这个年代,农民的不易。
这个年代,不管大学生还是干部,都讲究从群眾中来,到群眾中去。
陈卫东不是“何不食肉糜”的那种不知人间疾苦的大学生。
李荣兆:“老六说的对,趁著这功夫,咱早点走,別惊动村子里了。”
收拾完行李,陈卫东去找了余会计,余会计想要挽留,但是陈卫东打定主意,要是他们不用驴车送,他们就走回去。
余会计无奈,只能按照陈卫东说的去做,派了村子的驴车,送陈卫东和舍友去县城。
田招娣中午做完饭,就整理一下衣裳,站在门口,依靠在门框上,眸子温柔,嘴角含笑,静静看向学堂的方向。
她满心欢喜,今天小先生能来到家里吃饭,她想要给先生织布看看,问问先生,机器也是和她一样织布的吗?
她还想要给亲手织一块布,给先生做一件白衬衣。
只是田招娣等啊等,等到日上三竿,还没有见到陈卫东的身影,她忍不住跑向学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