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5章 年考(1/2)
苏大人说完,侍读学士和侍讲学士开始分发试卷。
这还是宋致远进翰林院第一次正式参加考核,从侍读学士的手里接过试卷,他好奇的检查一番,发现年考,考核的內容分为文类考试、诗歌考试、时政和歷史策论、经典阐释与道德修养。
文类又分为公文、散文、韵文三类。
公文类就是代王言:擬写詔书、誥命等皇家文书。陈下情:撰写奏疏、表文、状文等,模擬地方官向朝廷匯报事务。
散文类就是论辩文,针对儒家经典或歷史事件展开討论。记敘文:记录翰林院日常或重大事件。
韵文类就是抒情文,赋、颂等体裁,如“贺平西域赋”“太庙礼成颂”等。
翰林们还需具备诗歌创作能力,但命题多与政治、文化有关,比如:恭记应制歌颂帝王功绩,翰苑生活描述翰林院日常,咏史怀古借歷史事件抒发政治见解。
时政和歷史的策论:要求针对当前国策提出见解,在结合前代治乱经验分析现实问题。
经典阐释与道德修养,是解析四书五经中的核心思想,討论心性修养与治国关係。
在试卷上端写上名字后,宋致远便开始答题,一共三题,考试结束时间就是下午下值时间,还算充裕。
宋致远不慌不忙,认真读题。
第一题是文类题。
问今两国未寧,请擬《请罢元宵灯会疏》一篇。(要求结合財政与边境现状,劝諫皇帝节俭。)
说他们大齐此刻正面临著大乌和大央威胁,局势不稳,作为翰林院一员,现在需要起草一份奏疏,劝諫皇帝取消元宵灯会庆典。
宋致远思索片刻开始落笔。
臣谨奏:
今日臣听闻,礼部正筹备元宵灯会,欲於皇城內外张灯结彩,宴乐通宵,此事虽为盛世之景,然臣观当今时局,深忧此举不合时宜,故冒死进諫,恳请陛下罢办灯会。
其一,大央大乌两国虎视眈眈,国库未满,若再耗费数十万两白银办灯会,恐其它两国发生战事。
其二,灾民困苦,奢靡易失民心:
今岁北方大旱,百姓易子而食者不在少数。若皇城灯火辉煌,笙歌达旦,而民间饿殍遍野,恐天下人非议朝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民心背离,动摇社稷根基。
其三,陛下当为节俭表率:
昔汉文帝罢露台之费,宋仁宗忍口腹之慾,皆因体恤民力而成明君。陛下若停办灯会,省下银两充作军资、賑灾之用,能彰圣德於四海,百姓闻之,必感念陛下仁厚,敌寇闻之,亦慑於天朝上下一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