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清流虚名初入眼,苍生实苦更惊心(1/2)
尚书令史,秩百石的小吏。
虽然只是小吏不是官,但是身在中枢实务,很有机会得到擢用,短期破格。
刘奚心中虽也波澜起伏,但面上却依旧沉静。
他没有立刻表现出狂喜或感激涕零,而是整理了一下衣冠,对著钟雅深深一揖。
“若能为彦胄兄执笔,为社稷明目,刘奚,愿尽所能。”
“你可別先急著谢我。”钟雅的语气平淡,却带著一种点拨的意味。
“我如今不过尚书台一介郎官,举荐贤才虽是分內之事,但此事能否功成,还要看令远肯出多少力了。”
刘奚闻言一怔,他下意识地看向身旁的荀蕤,眼神中带著询问:“此话何意?”
荀蕤脸上闪过复杂神色,正要开口,钟雅却抢先一步,直接揭开了谜底:
“令远,还是由我来说吧。”他看著刘奚,一字一顿地说道,“令尊不日即將迁任尚书吏部郎,专掌低品官员的选授与考课。”
刘奚比任何人都清楚,如今的尚书台三个字,究竟意味著何等恐怖的权力。
自两汉以来,朝廷中枢的权力核心便在不断转移。
昔日位高权重、名义上辅佐天子的三公,早已被逐渐架空,更多地变成了一种崇高的政治荣誉,而不再是权力的实际掌控者。
真正的帝国心臟,是尚书台。
这个最初仅仅是皇帝身边处理文书、传达詔令的秘书机构,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尤其是在魏晋时期,已经膨胀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庞大中枢。
它上承君主,下总百官,全国的政令、奏章、財政、军事、人事,几乎都要经由这里流转和裁决。
尚书台的最高长官为尚书令与尚书僕射,合称台辅,是事实上的宰相。
而在其之下,设有六曹: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分掌天下庶务。
在这六曹之中,权力最重、地位最要的,无疑便是吏曹。
吏曹掌管著官员的任免、升迁与考核。
如果说尚书台是帝国的心臟,那吏曹就是控制著血液流向的关键阀门。
一个尚书吏部郎,虽然品级可能不算顶尖,但他手中那支笔,却能决定无数中下层官员的仕途命运。
能將无数寒门士子拒之门外,也能让世家子弟青云直上。
他想起来时荀蕤曾颇为歉意地提及,因家中有些要事耽搁,才推迟了为他引荐的计划。
最开始刘奚只以为是寻常俗务,並未放在心上。
此刻想来,那所谓的要事,恐怕指的就是荀父的这次关键迁转。
可是,一个个巨大的疑问隨之浮现:既然是加官晋爵的天大喜事,为何反而要推迟举荐?
按理说,手握大权之后,行事应该更加方便才对。
除非……刘奚瞬间明白了。
荀父新任尚书吏部郎,正是权柄在握、万眾瞩目之时。
在这个节骨眼上,任何一点小事都可能被政敌无限放大。
若他刚一上任,便大张旗鼓地举荐儿子的朋友,无论那人多么有才华,都极易招来任人唯亲的攻覰。
越是身居高位,行事越要谨慎低调,如履薄冰。
原来荀蕤不是不愿,也不是不能,而是在等待一个更稳妥、更不引人注目的时机。
或者说,直接在荀氏的长者眼中,还不值得专门举荐。
所以专门求到了钟雅身上,让钟雅来当这个举荐人。
刘奚的思绪如电光般继续深入,潁川荀氏,与尚书台的渊源何其深厚。
自那位被尊为荀令君的荀彧出任尚书令,將尚书台的权力推向顶峰开始,荀氏的血脉就仿佛与这座帝国的中枢机构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无论之后是魏代汉,还是如今的晋代魏,荀氏都屡有族人执掌尚书台,门生故吏遍布朝堂,说他们是宰相世家,也毫不为过。
刘奚也清楚一个更深层次的政治现实。
尚书台这个权力怪兽,本就是当年曹操为了架空东汉朝廷这个母体,而精心打造的权力工具。
讽刺的是,如今司马氏的宗王们,正在用同样的方式对付司马氏自己的中央朝廷。
八王之乱虽已平息,但其遗毒远未肃清。
那些手握重兵的司马家宗王,各自开府建节,在自己的封地內拥有独立的军事和行政权力,儼然一个个国中之国。
他们不断侵蚀、架空著洛阳中央的权威。
这便是荀氏如今最尷尬的处境。
他们的势力盘根错节,深植於尚书台这个中央体系之中,却在那些权势滔天的宗王府里,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
也就是荀氏的力量集中於朝廷,集中在庙堂,在地方和军队却很弱势,属於强干而弱枝。
所以荀家的谨慎,並非胆小,而是在这激流暗涌的政治棋局中,为求自保而必须採取的生存策略。
刘奚的目光,不著痕跡地从身旁的荀蕤身上掠过。
荀氏需要的,不仅仅是在尚书台內维持影响力的文臣。
他们更迫切需要的,是一柄能够伸出洛阳城外,触及到兵权这块禁臠的武人。
而自己,刘奚完全可以成为这个角色。
他必须掌握兵权,哪怕只是最小单位的兵权。
这个念头一出,便如野火燎原,再也无法遏制。
但刘奚同样清楚,直接向荀家开口索要兵权,无异於痴人说梦,只会引来猜忌。
他必须为这个请求,包裹上一层合情合理、且对双方都有利的外衣。
而且还有藉助这个小小的令史展现自己的才能。
又过了几个时辰,雅集至此,气氛已然荡然无存。
钟雅深深地看了刘奚一眼,又对谢鯤投去一个讚许的眼神,隨即宣布了集会结束。
眾人怀著各自复杂的心思,陆续登车,踏上了返回洛阳城的路。
夕阳西下,將官道染成一片昏黄。
车队轆轆而行,捲起漫天尘土。
车厢內,气氛有些沉闷。
荀蕤还在回味刚才那场酣畅淋漓的胜利,而刘奚的思绪,却早已飘到了更远的地方。
思考著如何將今日贏得的名望,转化为真正的实力。
就在此时,车速忽然慢了下来。
“怎么回事?”荀蕤皱眉问道。
车外传来卫士紧张的呼喝声:“前面……前面路上全是流民,把路给堵了。”
刘奚心中一动,撩开车帘向外望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