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尘中宝剑逢磨礪,鞘里雄心遇识主(1/2)
一旁的莫延年手一抖,碗险些掉在地上。
两万钱,就为了买一锭墨。
难怪郎君先前如此自信,果然马上就有人上门当冤大头了。
莫延年想起来之前周广宗神神叨叨的,说郎君有诸葛武侯之才,只当做玩笑,现在看来,莫非是真的。
谁知卫釗听完,不惊反喜,眼中精光一闪:“此等神物,便是十万钱也买不来!贤弟简直仁义无双!”
他虽努力保持体面,但语气中的急切还是泄露了內心的渴望,“贤弟,你有几锭?为兄全要了!”
刘奚看著他难以掩饰的渴望,不急不缓地说:“此墨工序繁复,非一人之力可成,我平日也只是閒暇试製,手头並未存下多少。”
说到这里,刘奚话锋悄然一转,意味深长地看了卫釗一眼。
“不过……若是能开设工坊,寻觅可靠人手,实现量產,价钱自然能便宜许多。”
“工坊?”卫釗的眼睛瞬间亮得嚇人,他立刻领会了刘奚的言外之意,努力压抑著內心的激动:“贤弟此计大妙啊,若贤弟信得过,开办工坊一应事宜,我河东卫氏愿为贤弟马首是瞻,倾力相助。”
他看到的,已经不仅仅是几锭墨,而是一条能让整个卫氏家族在文坛重振声威的金光大道。而眼前这个看似普通的少年,就是掌握著这条大道的关键人物。
“工坊之事,不如日后再议,此次就给郎官三锭吧。”
即使是后世,上好的墨也贵比黄金,何况是制墨工艺简陋的晋代。
只是让刘奚没想到的是卫釗居然这么富,他心中暗骂一声狗大户。
几万钱,即使是安乐公府出都要肉疼几分,这卫釗倒是毫不犹豫。
他起身走进屋內,片刻后,拿出三锭用油纸细心包好的墨锭,递了过去。
卫釗如获至宝,他小心翼翼地接过,紧紧攥在手中。
“你在此等候,钱,我即刻派人送来。”
“九万钱,数目不小。铜钱堆积起来,恐怕我这小院都无处安放,搬运也多有不便。若是不麻烦的话,最好能换成黄金。如此,你我交接都方便些。”
卫釗微微一怔,隨即眼中闪过一丝讚许。
他乾脆利落地一点头:“小事一桩。你等著便是。”
说罢他再不回头,登上了牛车,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莫延年看著刘奚,结结巴巴地问:“郎君……他……他真会送万钱的黄金来?”
刘奚將门关好,脸上露出一丝深邃的笑容。
他知道,卫釗一定会送来。
果不其然,不到半个时辰,一辆不起眼的僕役小车停在了巷口。
一名中年人快步走到门前,恭敬地將一个沉重的木盒交到刘奚手中,低声说了句。
“我家郎君吩咐,已如数兑妥”,便匆匆离去,不多言半句。
莫延年屏住呼吸,看著刘奚將木盒放在桌上。
打开盒盖,柔和的烛光下,半个金饼闪耀著光明。
莫延年等人这辈子从未见过如此多的黄金,眾人眼中都带著敬佩的眼光。
刘奚的目光在黄金上停留了片刻他盖上盒盖,缓缓说道:“这笔钱,来得正是时候。”
他看著莫延年,以及他身后同样目瞪口呆的几人,温和地笑了笑。
“明日是休沐日,朝廷五日一休沐,我等正好得一日清閒,可以去办些正事。”
刘奚的语气变得郑重起来,眼中闪烁著谋划的光芒。
“第一件事,我们去一趟西市。”
莫延年一愣,隨即反应过来:“刘郎是说……那个叫皇甫燕的?”
“没错。”刘奚点了点头,“我之前还在愁钱款不足,如今卫郎官慷慨解囊,正好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他轻抚著桌上的黄金:“四万钱,买一个出身安定皇甫氏的將才,这笔买卖,划算。”
刘奚继续安排道:“买下他之后,我们再去市集上转转。家里添了人,总不能一直这么將就。东西都要置办全,还有给你儿子买些新衣物。”
黄金、人才、一个安稳的落脚点……他来到洛阳所需要的一切,正在这短短的几日內,以超乎想像的速度,一一齐备。
次日,休沐。
洛阳西市一如既往地人声鼎沸。
刘奚带著莫延年和周广宗二人来到官奴市场,刘阳则被他买去买一匹马。
这里的空气依旧混杂著喧囂与污浊。
他们很快便找到了那个关著前安定都尉皇甫燕的木笼。
皇甫燕蜷缩在笼子的角落,浑身脏污,乱发遮面。
他似乎比前几天更加沉寂,彻底放弃了与外界的任何交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