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深夜探访(三)(1/2)
() 龙山会坐到耿凤凰的身边,抓起石块,“砰砰!”打着水漂,之后感慨地说:
“经过一次次暴风雨的洗礼,学校刚刚进入正常的教学轨道,可是不知从那里刮来‘人民的XX人民办,办好XX为人民’的风暴,小龙河镇却把架桥的沉重的负荷强加给连温饱还没有彻底解决的农民,在群众中掀起募资建桥修路的高氵朝。<。ienG。>不管户口在哪,何种职业,工作、学习多忙,只要住在小龙河镇,都要加入到为民造福的劳动中来,有钱的出钱,没有钱的出工。我们眼看着槐树园的校舍要踏,就组织教师到镇zhèng fǔ,要求建教学楼。他们考虑再三,还是答应桥框架修好之后,一定给槐树园建教学楼。”
“镇里考虑到经济困难,把筹建教学楼的方案上报,上面从减轻农民过重的负担考虑,那年没有批准募集建校的方案。”耿凤凰说,看来她上任之前,还是对小龙河的情况有所了解。
“暂时不建教学楼也罢,但不能逼着民办教师募资之后再干义务工。筹措的造桥款足以造两座桥了!那一天,我带着煎饼去工地上挖沟,把煎饼放进大槐树的洞里。等取了煎饼去上学,结果整整20天的煎饼不见了!草他八辈带洞的!谁偷了我的煎饼?”
“呵呵!没有想到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也会大骂。”耿凤凰边说边笑,她脉脉含情地望着龙山会。
“偷我煎饼的,缺德!那是我一周的饭啊!我怎和父母交代啊!”龙山会继续说。
耿凤凰却逗趣道:“或许,谁也没有偷。不会被洞里的狐仙拿去做定情礼物吧!”
“后来才知道那煎饼被一个逃学的孩子偷给病在床上的母亲了!而孩子的父亲正在和他的小三在别墅里鬼混。这就是家乡的故事!因为贫穷让民办教师在本来休息的时间里去造桥;因为贫穷让本来学习的学生去修路。”龙山会激动起来,对着小龙河长叹,“桥没有铺桥面,钱就花光了,那些上学的、打工的、下地的就在这框架上走,落到桥下是常有的事。幸好没有人淹死。虽有龙大河的小船,一躺能运几个?”“嗖”的一声,龙山会回头一看,将插在树上的匕首和纸条晃下,借着月光见纸条上写着:“小心: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龙山会看着纸条,百思不解:是谁善意的提醒,还是恶意的恐吓?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知道的事不要知道。自从上面派来调查组,检查组不但没有调查出事情的真相,使罪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让那些敢于揭露真相的群众屡屡遭到报复。
“龙山会,给我!”耿凤凰从龙山会手里要过匕首和纸条,看了看,放进包里,“龙山会,你害怕吗?”
“由你镇长保护着,我什么话不能说,什么事不能做啊?”
“我不过代理助理,自身难保,你一个大男人应该有男子汉骨气,那继续你的故事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