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咸宜公主来访(2/2)
咸宜公主请求进去瞧病。
杨玉环进内室通报,谢阿蛮趁这个机会,溜掉了。
咸宜公主来到内室给皇上请安,眼里含着泪水。李隆基也动了儿女情长,让咸宜公主平身,坐在自己身旁,一只手,便柔情屡屡地抚摸着女儿的肩背。
李隆基儿女众多,他又身处高位,平时对于儿女的爱,难免疏漏。但是今天在这闲暇的时刻,又在病榻上,因此也牵动了他做父亲的柔情。他询问了咸宜公主的一些情况,父女两人谈了足有一个时辰。杨玉环在外室,偶尔可以听到咸宜公主发出娇憨的笑声。可见,父女俩谈得十分愉快。
咸宜公主出来的时候,在外室流连,她并不想走。杨玉环意识到她有话要说,便吩咐永清和念奴斟茶。
她们在外室里喝了一盏茶,接着,咸宜公主便邀请杨玉环一起到太真宫外的花园里走走。
她们在花园中一个小凉亭里坐了下来。她们的话题,是从杨玉环的儿子李僾开始的。
杨玉环在宫中的快乐中,有时候会把儿子忘掉。但是,有时候她也会很刻骨铭心地思念儿子。毕竟,这是她的骨肉啊。虽然相隔咫尺,但是,以她现在的身份,不能再去与儿子相见。进宫以后,杨玉环刻意让自己不再怀孕。她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她想,如果再生孩子,那么,这两个同母异父的孩子之间,将来是很难相对的。杨玉环不想给自己现在的孩子,和未出生的孩子,再留尴尬。
杨玉环跟咸宜公主详细询问了李僾的一些细节,甚至,连孩子说话的声音和走路的姿势,她都要询问。她说:“公主,现在僾儿是否还记得我?”问这话的时候,杨玉环的眼圈发红,眼睛里含着泪水。
咸宜公主说:“贵妃,僾儿现在已经七岁了,他开始懂事了。他知道,她的亲生母亲在宫里做女道士,给她的nǎinǎi祈福。”
杨玉环好久都没有说话。咸宜公主的到来,勾起了她对往事的回忆。她跟寿王,属于婚前就开始了恋爱。婚后,寿王对他百般依顺,万分怜爱。虽然杨玉环曾经埋怨过他,说他软弱。但是,事后想想,面对强大的皇上,寿王的确难有作为。自己作为当事人,面对皇上的柔情进攻,不是也束手投降了吗?她在宫中,得到了皇上的百般宠爱,因此,撇开道德观念的话,她是快乐的。但是,于快乐中,她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前夫寿王。自从跟了皇上之后,她再也没见过他。宫里每次活动,诸王参加的场合,只要有杨玉环出席,寿王总会刻意回避。而别人,也心照不宣的,从来不在她面前提到寿王。因此,这几年来,她对寿王的信息,知道得少之又少。
终于,杨玉环忍不住向咸宜公主发问了:“公主,不知道寿王他……这些年还好吗?”
这本来不应该问的。但是,杨玉环还是忍不住问了。因为她的心中,的的确确还是放不下寿王的。
咸宜公主见杨玉环主动询问寿王的情况,而且语气那么迫切,心中暗自高兴。她据此看出,杨玉环对自己的前夫,还是有一份牵挂的。
她说:“贵妃,阿瑁一切都好。只不过经历了这么些年,他对你依然不能忘怀……”
咸宜公主的话,其实有些不当,她何尝不知。但是,为了达成此行的目的,她还是这样说了,并且,同时去审视杨玉环的表情。
咸宜公主的话进一步勾起了杨玉环对于往事的回忆。杨玉环的脸上,毫不掩饰地出现了愧疚和牵念的神情。过了许久,她才喃喃地说:“希望他……忘掉我……公主,你知道,这一切一切的结局,都是我们无力抗拒的……”
咸宜公主说:“是啊……但是我想,命运其实对阿瑁是不公平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努力……补偿他。”
“怎么补偿?难道……这也能补偿吗?”杨玉环很茫然。
“其实是可以补偿的。贵妃……阿瑁为了将来的安全,不得不做太子梦。你知道的,我和阿瑁的母亲贞顺皇后,生前得罪了不少人。甚至有人传言,说太子李瑛他们,也是母后害死的。这件事,宫中内外,议论不少。只不过有皇上在,他们也不敢怎么样。只怕将来皇上千秋之后,这件事会被别人拿出来,殃及死去的母后,甚至殃及寿王和我。因此,为了自保,阿瑁必须争取太子的地位。何况,阿瑁既贤德又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