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僧格林沁(1/2)
烟波浩淼的巢湖,水天相连,一望无际。沿河望去,山岭新绿,湖水溶溶,湖面上粼光点点,湖风阵阵,被称之为“湖天第一胜境”的巢湖中庙就矗立在凤凰台赤砂礁岩上。凤凰台三面临水,风光无限。中庙建于东吴赤乌二年,以后迭遭兵燹,几次修葺。它背倚朝霞,面对老姥,东顾巢伯,西望蜀秀,湖光山sè尽收眼底。
凤凰台的四周,从昨天晚上开始起,就布满了身穿轻甲的蒙古八旗兵。这些蒙古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对凤凰台方圆数里之内实行了森严的宵禁。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的亲王大帐就设在凤凰台上,按照蒙古的惯例,亲王大帐五百步内都是禁区,任何人都不得私闯,否则定斩不赦!
天光放亮,晨曦还没有散去,“咚!咚!”的号炮声就响彻了这片宁谧的湖滨,悠长而低沉的牛角号“呜嘟”响起,山坡上传来蒙古jīng兵洪亮的呼喊,那呼喊一声接一声,拖着长长的余音道:“王爷升帐咯!。。。”
亲王大帐中,僧格林沁正端坐在正中的锦礅上,接受帐下文武的朝拜,他生的颇为粗壮,浑圆肥大的面孔之上,横肉绽放,如扫帚般的长眉之下,一双小眼睛不时地闪烁着桀骜凶狠的目光,两腮尽是浓密的络腮胡,重重胡须遮掩着紧紧抿住的厚唇,乍一看去,有种说不出威严与yīn狠之气。
他现在身着满翠龙文蟒袍,头带着红宝石顶带,插着三根孔雀花翎。补服前胸后背之上用金线织绣了飞龙图文,颈间挂着一串珊瑚朝珠,显得尊贵非凡。
僧格林沁是科尔沁亲王,自努尔哈赤立国以来,满清皇室同科尔沁草原上的蒙古部的关系就一直亲密无间。格林沁的嗣母(PS:生母是生身之母。rǔ母也叫nǎi妈或nǎi娘。喂孩子nǎi的nǎi妈,称为rǔ母。嗣母是指旧社会本族本姓亲属无子女,过继给他们做子女的,子女称其过继父亲为嗣父、称其过继母亲为嗣母。),是清朝嘉庆帝的女儿。满清皇室一直与科尔沁蒙古贵族联姻,借以维系满蒙间的共同利益,因此科尔沁一族倒是出过不少的皇后、亲王和福晋,但清朝两百年来,这些蒙古族亲王中,因立下军功世袭亲王爵位的就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乾隆年间参与平定大小和卓之乱的超勇亲王策凌,另一个就是咸丰年间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僧格林沁了。
咸丰五年,僧格林沁消灭了太平天国的北伐军,俘获北伐军主将林凤祥、李开芳,荡平北路,肃清京畿肘腋之地的威胁,他也由科尔沁札萨克多罗郡王一举晋封为博多噶台亲王,咸丰皇帝又加恩世袭亲王惘替,并亲自在养心殿召见,行抱见礼,科尔沁获此殊荣者,仅僧格林沁一人而已。
同治元年和同治二年,僧格林沁在山东、河南、安徽等地肃清捻军,朝廷奖励其忠勇,命他统辖山东、河南军务,连同直隶、山西的各统兵大员也尽归他节制。他还亲自带兵攻陷捻军的根据地淮北雉河集,大败捻军十余万人,活捉了捻军盟主张乐行,捻军各旗或败或死,皖北一扫而平,紧接着,他又剿灭山东淄州刘培德、邹县白莲池宋继明、皖中苗沛霖等各地义军。
僧格林沁只轻轻地挥挥手,算是受了礼,司仪在旁边大声喊道:“免礼!”文武官员们慌忙爬起身来,在帐前按品级高低排成长长的两列。
“禀王爷!”一个负责处理文书奏折的官员出列禀告道:“今晨朝廷上谕已至,诏令我军分兵一部于皖中布防!务必要于皖中截住湖州北窜长毛与霍山、五河、六安之处的西北发逆合流!另诏告湘军刘连捷、淮军刘铭传部率军前来助战!”
“额?”僧格林沁从鼻孔里冷哼一声:“这对付长毛残逆,有咱八旗蒙古兵就够了,要那些汉人过来做甚!这些汉人向来无用!湘军收复金陵,淮军克定苏常,不过是他们占了咱家在皖西抵住西北长毛的救援!否则,这五十多万长毛一旦直抵金陵,能否拿下金陵,我看也未必!他们有屁的功劳!这帮汉人只配给咱蒙古八旗提鞋子!传老子令,立刻起草奏折,要朝廷收回成命,咱这里名将颇多,五虎上将均能独挡一面,用不上这另名湘淮军将领!叫他们滚的远远的!什么狗屁‘国之长城’,这些汉人只是一群酒囊饭袋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