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残清1864 > 第二百零一章 九天龙吟惊天变(五)

第二百零一章 九天龙吟惊天变(五)(1/2)

目录
好书推荐: 卸甲重生 逆魂之战 梦界之轮 灭幽 冰与火之天空之城 迷失与守护 焚火裂天 踏云御苍穹 普通人的异闻录 五行混元诀

奕譞看了看面『sè』苍白的西太后,迟疑地接着说道:“昨rì之计划业已推行下去,只是这恒顺干扰京师九门防务,令臣弟几次不能登城。 此刻臣弟与神机营各主官亦被恒顺架空,神机营兵士尽不属我等调动。 臣弟不敢轻动,恐激事端。 若是恒顺yù归降长『毛』,臣弟纵然是能够将先前之部署推行下去,亦无法倾全城军民之力以御贼!局势如此,臣为社稷忧!蒙太后恩眷,命臣主持城防。 臣奉命于危难之际,纵然决心以一死报陛下,但恨国贼屈膝,使臣弟不得以为国尽忠,令臣弟死不蔽辜!”说罢,面带忧戚之『sè』。

慈禧看了站在一旁的丁宝桢、李鹤年一眼,想着还有重要话要同他们密谈,当下黯然地挥手向着奕譞道:“七王自随先帝以来,已是两朝老臣,自甲申年抵当洋鬼犯我京师,如今是第二次为běi jīng守城事鞠躬尽瘁,先帝若是泉下有知,亦会为之欣慰!只是当年先帝正在壮年,能率众行狩热河(ps:行狩:出逃的隐晦说法)如今皇帝年幼,京师又四面被围,只有kao各位忠臣与皇室患难与共了……”

醇亲王奕譞听到慈禧的这一番话,禁不住痛哭失声。 慈禧也哭了。 众臣流着泪齐声说:“国家到此地步,文武百官都不能辞其咎。 臣等当言不言,当断不断,深负太后及皇上,死有余辜!”

慈禧对阶下众臣的这几句话地真正含义不很清楚,她现在心头大『乱』。 也顾不得去多想,又接着对奕譞说道:“哀家清楚记得,先帝三年(一八五三年),长『毛』林贼、李贼兴兵来犯,边事告急,先帝临危之时特授你为神机营王大臣,协理神机营戎政。 你拜命之rì。 即从正阳门开始,沿城头骑马巡视了内城九门;第二天又从西便门开始。 巡视了外城七门,你察看内外城一万九千多个垛口,整顿了一切守御器具,使京师的防务壁垒一新。 你曾经在雪夜中不带一人,步上城头,自己提一灯笼,巡视一些要紧地方。 城上官兵和百姓丁壮。 谁也不知道你是神机营王大臣。 第二天,你该奖励的奖励,该处罚的处罚,将士们无不惊服。 后又协同六王与僧王将长『毛』肃清,七王,哀家虽深居九重,协同皇上rì理万机,可是你如何治事勤谨。 哀家全知道!此时之失,罪不在你。 。 。 ”

奕譞呜咽说:“太后西佛爷如此明察,千古少有。 今rì大局之坏,全在jian臣误国啊!”

慈禧又接着说:“先帝十年,洋鬼自塘沽进犯京畿,京师戒严。 七王受命分守阜成门。 又移守安定门。 自先帝十年四月至十一年五月,前后十三个月,七王躬冒寒暑,鼓励将士各用所长。 洋鬼退出京师之后,先帝不幸驾崩,你又随六王等同为顾命大臣,协同辅助皇上登基,并替哀家及皇上清除君侧佞臣,哀家曾赐宴养心殿,以彰诸位功臣。 七王一再谦退。 称不敢与六王等共荣。 先帝向军机处批示说:‘醇亲王勤劳王事,为大清肱股之臣。 实当委以重任,但目前长『毛』贼势rì盛,军情吃紧。 醇亲王在戎政上已有经验,临敌不便更易,应继续留在京师!’七王,尔是大清的股肱之臣。 事到如今,难道你就没有一点办法么?”

慈禧这番话,是故意说给奕譞这几人听的,如今这京师之中,唯一可依托之人便是奕譞及眼前的几人,奕忻为敌所掳,其他王公贵族尽无心向朝,除了这几个人,她还能指望谁来保护自己和那年幼地小皇上载淳呢?

奕譞听太后如此说,当下动了感情,眼圈微红,哽咽着说道:“承蒙太后、皇上恩典,臣奕譞万死难以报其一。 如今人心已散,臣力已竭,但臣愿意以一死报列祖列宗!”

慈禧又一次陷于绝望,呜咽出声。 奕譞也呜咽不止。 其余众人虽然不哭,却是不断流泪,在心中又暗暗悔恨自己,没能在危急之时为国尽力。 君臣们相对哭了一阵,慈禧对奕譞说道:“七王,哀家现在手书一道,你与都兴阿速速去城上巡视,尽力防守,如果恒顺再出言相阻,立刻以叛国之贼号令神机营诛之!!”

奕譞叩头,站起身来,挥泪退出暖阁。 奕譞退出以后,慈禧望着殿中其余人说道:“各位能在大清危亡之时仍心系朝廷,实乃我大清难得之忠良!小安子!传令秉事太监,送上绣墩,哀家赐列臣坐!”

几个站在窗外侍候的太监,立即进来,在慈禧地斜对面摆好几把椅子。 和林、李鹤年、丁宝桢躬身谢恩,然后侧身落座,等待太后问话。 慈禧对待众人这样忠于朝廷的大臣向来是嘉许。 但是她明白,如今京师被围,朝不保夕,不是从容论道时候,这几人或是朝廷重臣,或是一省之主官,纵有忠臣威望,对挽救大局也无济于事。 慈禧心中难过,叹一口气,随便问道:

“各位,今rì哀家因心中已『乱』,临时上朝,文武百官事前都不知道。 措手不及之下,难免冷清,各位如何能赶来上朝?由此可见众位大臣对大清之忠!只是不知有各位有何要事禀告?又是否有破敌良策?”

和林在椅子上欠身说道:“启奏太后西佛爷,自十三rì贼越过大兴以后,臣与李、丁二位大人曾寄希望于六王爷天津卫谈判,昨rì知谈判破裂,六王被掳,已经知大事不可为,即移住内城,不再回家,决意到逆贼破城之rì,臣即献命于帝辇之侧。 昨夜我等于内城驻守,暗中祈祷,愿我大清列祖列宗能佑我江山……”

慈禧的心头猛一震动,挥手使和林不要说下去。 她忽然想起昨夜自己也曾亲至坤宁宫。 想到自己也暗中祈祷天地神灵,不禁神『sè』黯然。 众人见皇太后面『sè』yīn暗,当下也陪同黯然,同时悔恨自己身为大臣对来到眼前的“天崩地拆”之祸无能为力负有罪责。 慈禧不知道几位大臣地心情,沉默片刻之后,有气无力地问道:“和御史,你接着说下去罢!”

“自臣等知事已危急。 所以命家奴牵马,到东华门外。 再从紫禁城外来到阙左门外下马,进阙左门来到养心殿之外,瞭望一阵,然后回去。 臣以为再无见君之rì了,在死前多望望养心殿也是为臣的一片愚忠。 不料今rì来到养心殿前边,听见钟声,恰逢太后养心殿御门上朝。 使老臣有幸再睹天颜。 ”

慈禧又感动又深有感慨地说:“倘若大臣们都似先生居官清正,忠心耿耿,国事何能坏到今rì地步!”

和林、李鹤年、丁宝桢突然离开椅子,跪下叩头,颤声说道:“太后!国家到此地步,老臣死不蔽辜!”

慈禧猛然一惊,愣了片刻,问道:“各位乃我大清至忠之臣。 何出此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