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九天龙吟惊天变(七)(2/2)
“。 。 。 哀家以藐躬,上承先帝之丕业,下临亿兆于万方,为时四年于兹。 政不加修,祸『乱』rì至。 抑圣人在下位欤?至于天怒,积怨民心。 赤子沦为盗贼,良田化为榛莽;陵寝震惊,亲王屠戮。 国家之祸,莫大于此。 今且围困京师,突入外城。 宗社阽危,间不容发。 不有挞伐,何申国威!哀家将亲率宗族北狩怀柔,留重臣监国,国家重务,悉以付之。 告尔臣民。 有能奋发忠勇。 或助粮草器械,骡马舟车。 悉诣军前听用,以歼丑类。 分茅胙土之赏,决不食言!
看着这诏书,奕譞的心中不由浮起一丝悲哀,这诏书来地迟了!若是长『毛』尚未合围之时,或者长『毛』没有突入京师之时,由jīng锐之士拱卫圣驾北走,的确是一步好棋,可眼下,这běi jīng城已经大半沦陷入敌手,此刻再说“北狩”,着实难以成功!可是一时之间,他又不知道如何说才好,只是静静地捧着诏书看着。
当奕譞阅读诏书时候,慈禧终于耐不住心中地焦烦,忽地从抬起手来,将那笔架上的御笔提起,在纸笺上『乱』画起来。 片刻后,慈禧抬起头来向着奕譞问道:“七王,这诏书你看完了?‘北狩’之计可行么?”
奕譞闻言,不由得苦着脸颤声说道:“太后是慧眼如炬,这北狩之计实在是妙招,只是。 。 。 太后与皇上早应离京‘北狩’怀柔,可惜事到如今已经晚了!”
慈禧不相信地睁大眼睛道:“晚了?!七王,你是说这北狩之计已然无法施行了?”
“是地,请恕臣弟直言,若是在贼兵未越大兴之时,太后和圣驾北狩,可以说是英明之举,只是现在。 。 。 已经晚了!……”
慈禧听到奕譞这样说,立刻面如土『sè』,她止不住又一次浑身颤栗,瞪目望着奕譞停了片刻,忽然问道:“七王!难道你要哀家和皇上坐守宫中,待贼破我皇城,辱我皇室亲贵而后徒死于逆贼之手?”
奕譞接过来说道:“倘若在三四天前,敌人尚在běi jīng数十里之外,太后和皇上决意行此出京‘北狩’之计,定可成功。 眼下逆贼近三十万大军将běi jīng围得水泄不通,外城已破,只有飞鸟可以出城。 常言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太后和皇上纵然是千古英主,可惜此时手下无兵无将,如何能够出城‘北狩’?事到如今,臣弟只好直言,请恕臣弟死罪!”
听了奕譞的话,慈禧的头脑开始清醒,但与之同时也失去了一股奇妙的求生力量,她浑身摹然瘫软,颓然跌坐在龙椅上,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在这刚刚恢复了理智地片刻中,她不但想着奕譞的话很有道理,同时重新想起作rì在坤宁宫中自己恭请萨满法师举行“夕祭”时的情形,她不禁又有些神伤了。 要是大局坏到如此地步,为何这神灵不预示于人前?难道,大清真的已经到了人神所共弃的地步了么?
奕譞悲伤地接着说道:“太后,以臣弟估计,紫禁城是守不住了,太后宜早做安排,不可使皇族蒙耻。 ”
慈禧知道奕譞所指,在绝境面前,她忽然觉得轻松了起来。 既然难逃一死,又何必期期艾艾,徒增烦恼呢?当下点点头,无可奈何地叹一口气,命奕譞将刚才放回到御案上地诏书稿子递给自己。 奕譞赶紧把诏书递了上去,慈禧接过诏书,一把撕得粉碎,投到地上,用平静地声调说道:“国君死于社稷,乃义之正也,哀家决不再作他想,只恨皇上年幼,未及chéng rén便已夭折,我大清从此后继无人矣!”
奕譞和都兴阿、额尔津扑地跪倒哽咽地说道:“臣等愿意在追随大清,与朝廷、与皇室共存亡!!”
慈禧定睛注视奕譞和都兴阿、额尔津饱含热泪的眼睛,点点头,面『sè』虽沉静,但心底仍禁不住伤心呜咽。
午后时分,紫禁城正前面传来了激烈地拼杀之声。 料想是太平军已然尽取外城,挥军猛攻皇城了。 到了晚膳时分,城外拼杀之声不绝,双方仍在缠斗。 慈禧断定今夜或明rì早晨,“贼兵”必破内城。 她为要应付亡国巨变,所以晚膳虽然用得匆忙,却尽量吃饱,也命奕譞等大小臣工们各自饱餐一顿。 她已明白一旦贼兵破城,自己和小皇上只有自尽一条路走,决定了当敌兵进人内城时“以身殉国”。 但是在用过晚膳以后,她坐在东暖阁休息时,忽然心底又一次生出一股求生之yù。 她口谕安德海,火速点齐五百名经过内『cāo』训练的太监来养心殿外伺候。
奕譞猛然一惊,明白太后的逃走之心未死。 然而一出城必被“逆贼”活捉,受尽侮辱而死,绝无生路,反倒不如在宫中自尽靥玖丝谄? 前跪下,哽咽说道:“太后,如今飞走路绝,断不能走出城门。 与其以肉喂虎,不如死在宫中!”
【……第二百零三章 九天龙『吟』惊天变(七) --『沸腾文学』小说网』--网文字更新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