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励精图治 第二百三十五章 瑞雪兆吉(1/2)
雪后的天气总是让人感觉到空气非常的清新。 张帅从好梦中醒来,觉得眼前十分的光亮,起身后才知道昨夜的夜间,天降瑞雪。 大雪纷纷扬扬地覆盖满了远近的山峦,张帅批上仪美皇后温柔递过来的软貂皮披风,悄悄地带着几个贴身的侍卫出了寝宫,直往勤政殿处的统战部所在地走了过去。
一路上厚厚的积雪让张帅这个从几百年后的现代人看的目瞪口呆。 要知道,在现代,由于工业的蓬勃兴起,原本明亮的天空早已经被漫天的粉尘遮掩的一片乌烟瘴气。 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温室效应的肆虐,让雪这种大自然的jīng灵早就消失的几近灭迹了。 偌大个地球,也只有几个有数的地方还有雪的存在,象张帅那位于淮河之滨的中部城市,想要见到这样的雪,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张帅走在厚厚的积雪上,脚下传来咯吱咯吱的声响,走过皇极殿的时候,张帅站在高高的御阶之上,极目远望,将běi jīng城外的景山及远处连绵起伏的长城及群山一片及其雄浑的气势尽收眼底。 顿时觉得心中天宽地阔,胸臆博大。 不由开口朗诵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腊象。 yù与天公试比高,须晴rì,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sāo』。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shè』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我朝『毛』太祖极尽气势的沁园chūn※#8226;雪,是古今咏雪诗词之绝唱,其胸襟气魄地雄伟浩阔。 真可谓“横绝**,扫空万古”。 张帅也是有感于雪后群山雄伟的景象才忍不住张口朗诵出来。 没等他话音落下。 一片叫好之声从皇极殿左侧的御道上传来。
张帅转过头去,发现那几个叫好的人正是自己这段时rì以来一直致力于对外大战略的统战部众大臣。 当先一人正是自己从穿越到这个时代之后,第一个自古跟随在自己麾下南征北战的忠王李秀成。 在中国近代史上所记载的李秀成是一个变节屈膝地反叛者,但是一直以来,史学家们都不会了解到当年在曾国藩的狱中,李秀成是处于什么样地一种想法才书出洋洋万言的自供状。 张帅早在小的时候就在家族的典籍里看到了历史上太平天国失败以后,接着持续战斗的捻军诸多事迹。 而且在张氏宗族典籍里。 详细地分析了在天京城破之后,太平天国各主要将领的归宿。 其中对李秀成最后“变节”之事详细地加以分析。 所以张帅到了太平天国时代的时候,就一直很器重李秀成。 虽然李秀成身上有这样那样这个时代地人『xìng』弊端,但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可以将大事托付的对象。 因为,在一个政权覆灭之时,一个三军统帅自愿替少主赴难,又甘愿承担骂名来试图找到一个曲线救国的道路。 纵然最后落了个身死名污的下场,但他内心中对于理想信念的执著,的确有其可取之处。 只能说,他当时存在的幻想,实在是没有认清曾国藩这个人地本质,否则。 他又怎么会劝说曾氏兄弟举汉?所以在天朝稳定地建立起自己强大的政权之后,张帅不仅赋予李秀成华北军区司令的军事主职,更赋予他首席统战大臣的高位。
张帅转过身来道:“忠王,你们真是为国事『cāo』劳,鞠躬尽瘁啊!天朝有了你们,已经重新焕发出自金田举事以来最强盛的面貌了!虽然天朝新立,全国上下仍旧未能完全稳定下来,倒真是让各位『cāo』心了!”
按照常理来说,一个皇帝如此对待臣下,臣下自是胆战心惊直呼不敢。 但张帅入主天朝以来。 倒是对这等礼数不甚在意。 时rì长久。 君臣之间,倒是十分融洽。 互相之间也轻松异常。 所以李秀成等人在接受了张帅新思想之后。 对于礼数也略有放松。 此时听皇上这样一说,李秀成身旁的孙我如道:“自古以来,『sāo』人墨客,多以雪为题;诗坛文苑,多有咏雪之作。 但是若要做到皇上这般气势雄浑,可以说历代文坛上都不多见!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
张帅听了好悬没晕过去。 这个孙我如倒真会拍马。 这首词本来就是几百年后我朝『毛』太祖地扛鼎之坐。 他们没有听说过,反倒以为皇上才思敏捷,更胸怀天地,所以大加赞赏,令张帅yù辩不得。 难道张帅还要告诉他们这是几百年后的一位伟人的词作吗?所以,张帅当下打个哈哈道:“想不到我如对诗词挺有研究,那你不妨对这首词鉴赏一番!好在现在还没到统战部晨会的时间,咱们大家就来听听我如来分析一下这首词吧!”
几个大臣一看皇上兴致颇高,知道皇上心情很好。 一个个也来了jīng神,当下一起起哄,顶要孙我如详加鉴赏。 孙我如本来就是饱读诗书的文人幕僚,对于诗词也有几分研究,一看皇上点了自己的将,当下也大包大揽,说定要将这首词分析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众人一片哄笑着,簇拥了张帅直往勤政殿统战部办公处走去。
孙我如这厮的确有点墨水,在张帅提笔将这首词书写出来之后,他踱起了方步,最后对着众人分析道:“以我如之见,这首词上下两片衔接融洽,气势雄浑。 上阙大笔挥洒,写北方雪景;下片纵横议论,评古今人物。 上下浑融一气,构成了一个博大浩瀚的时空世界,铸就了一个完美独特的画面,表现出皇上超凡拖俗地jīng神境界。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开篇高唱而入,起笔不凡,总栝大半个天朝地严冬雪景。 一般文人咏雪,眼光不仅仅停留在雪上者,都已经是少之有少。 而象皇上这种通过雪来写我天朝壮阔的山河。 评述天朝悠久地历史,这就所见者大、所论者深。 第一句。 劈头统摄歌咏的地域对象,一笔囊括了半个天朝。 二、三句描写特征,点出题目。 “千里”“万里”,承“北国”两字,从地下天上交错展开,极写范围广懋深邃;“冰封”“雪飘”承“风光”两字,一静一动互相映衬。 勾画严冬的威猛雄奇。 寥寥十二个字,构成了一幅包举天地、雄浑一气的画面,为下文的展开描写提供了巨大地猜测余地而且豪情激『荡』,笼罩全篇!”
说到这里,孙我如抬起头来看了看众人,发现众人都已经被他的言语所吸引了。 当下得意地呷了一口热茶接着说道:“接下来七句,用“望”字领起,分三层递出。 具体描绘画卷上地冰封、雪飘的各个侧面,进一步抒写豪迈、激昂的情怀。 诸位请看:南北纵横,“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是一片茫茫无边的积雪,呼应了“万里雪飘”;东西环顾。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是一派寒威凛凛的坚冰,回应了“千里冰封”;上下远眺,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yù与天公试比高”,群山、高原是那么生气勃勃,充满动力?好像正“舞”向云霄,“驰”向天际。 要跟雪云高压的天公一比高下!这七句大笔如椽。 写尽了东西、南北、上下、内外,笔力千钧。 这七句。 大处落墨,专写大河、长城,点染了我中华大地千古文明的历史纵深感。 “yù与天公试比高”,更给本无生气地景物,赋予顽强的生命意识。 这是人格化的雪景,更是个『xìng』化的诗意。 不仅如此,皇上还将眼前景象和联翩浮想交织起来,选取象征咱们天朝大地的长城和黄河纵横入画,从『sè』彩、形貌、动作等各个侧面描写山原,突出地刻画了山河的雄浑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北国风光”的壮丽奇观。 同时,通过这种传神的艺术描写,也抒发了对天朝山河地钟爱,唤起我等臣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以银蛇飞舞状连绵之群山,以蜡象奔驰拟起伏之高原,不只形象跃然纸上,而且赋予群山高原以昂扬奋进的斗争jīng神,使人联想到自古以来生息、劳动在这块土地上的富于反抗暴政斗争意识的大汉民族。 这种移情入景、力诱纸背的描写,也只有皇上才有此妙词!”
孙我如一番话,把张帅讲地心中暗自惭愧,直祷告着『毛』太祖千万饶恕自己剽窃之举,此举实属无心。 还好现在没有关于知识产权的有关律法,要不自己还不成为这种律法第一个试验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