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伯光说一(2/2)
田伯光是个有原则的人,不会随便更改习惯,所以他宁可盗窃七家富户,也不做jiān杀大案。
在本人看来,采花yín贼的品级也有高下之分。完全为了满足自己过分甚至变态的yù望,置女人的处境于不顾者,是最下乘的;追求高品味的享受,而且对受害女xìng能稍稍顾及一些,层次就比较高;倘若此人并非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yù望,而是想带给女xìng一些她们平时不敢想象的快乐,打破世俗的陋习……田伯光从不jiān杀,至少说明他属于yín贼中层次较高的一类。
田伯光对仪琳的侵犯,也是一件值得探讨的疑案。首先可以确定,田伯光一定很喜欢仪琳,所以事先就已经把她作为目标,并且在心中有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经验丰富的田伯光,对女人的心态是非常了解的,自然也知道该如何对付仪琳这样单纯的小尼姑,才能获得最大的快乐。他首先将仪琳点中穴道藏起来,让她眼睁睁看着同门寻找她不着而离开,内心中产生焦急而害怕的心态。接下来用语言调戏,再加上一些装模作样的挑逗,都是在营造气氛。田伯光绝不是想要强jiān仪琳,如果他用强的话,就完全没必要给她解开穴道,仪琳也完全没有反抗的机会,更轮不到令狐冲来救她了。由此可以看出:田伯光对他每一次采花的行动,都是比较追求质量的,尤其是像仪琳这样他喜欢的女孩,一定会尽量让两个人都有足够的刺激,而不是仅仅满足自己的xìngyù了事。
田伯光与令狐冲对话中这样说:“我拉住了这小尼姑,立时便要破了她的清规戒律。”对仪琳则说过:“甚么清规戒律,都是骗人的。”看来田伯光对出家人的清规戒律是深恶痛疾,这一点一定很合不戒和尚的胃口。那么应该可以推理一下,田伯光对世俗礼法也是嗤之以鼻,对女xìng的cāo守观念更是看得一文不值。这样一个思想超前的人物,如果在今天的社会中,可能算不得什么,但在几百年前的明朝可就不得了,一下子就成了众矢之的,被指为人人痛恨的yín贼了。
田伯光的另一面,是有度量、够义气的男子汉。对他来说,放弃一个仪琳,却能交到令狐冲这样一个朋友,是非常值得的。不仅如此,为了朋友他还可以牺牲更多,甚至放弃自己的一部分爱好,从此不再猎sè良家女子,转为仅仅在荡妇yín娃身上发泄yù望,这是难能可贵的。采花yín贼能做到田伯光这样,恐怕很难找出第二个人来了。
田伯光的结局,是很无奈地做了和尚,最后也是戏剧xìng的收场。他没有死,是非常应该的。经过细致的分析,对田伯光得出的结论,和第一次看《笑傲江湖》后没什么两样:田伯光其实是个好人。